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缩小收入差距, 推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 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出现新变化。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是持续扩大,后是在高位上波动的过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2024 年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到 2024 年上升为,随后出现了缓慢下降,到 2024 年下降为,而最近几年又有所回升,2024 年回到了大约。在现有经济格局和公共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差距的高位波动将会是未来的一个长期态势。 这种收入分配状况在社会经济领域产生的负面影响变得愈发严重。它带来了消费需求不足和内需不足,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带来了社会阶层越来越分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降低了民众对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认同感。这些负面作用最终会影响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甚至会导致经济进展的停滞不前。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已是当前进展阶段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实现共同富裕开始从观念到行动的进程。 面对进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我们必须寻求更加有效的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手段,不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将难以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现。如何进一步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解决一些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明显地缩小收入差距?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以更大力度贯彻“提低、扩中、调高”的方针。中国虽然已成为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在进展顺利的情况下,不久将会成为高收入国家,但是仍具有进展中大国的一个基本特点,即低收入人群是社会的主体人口。根据有关机构的测算,到 2024 年中国低收入人口比例仍在 60%以上,而中等收入人口为 30%左右。因此,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他们的收入能够更快地增长,应该成为未来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低”也有助于“扩中”,这是因为一部分低收入人口收入提高后,可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其次,“提低”要有一套政策体系。考虑到低收入人群具有不同的特点,提高他们的收入需要实行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做到政策的精准性。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中的农民工群体,提高其收入的更加有效的办法是给予他们平等的权利——平等的就业权利,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