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化学》原始教程 第3 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Tcwang© 1 第3 章 染料颜色和结构(Color and Constitution of Dyes) 本章分4 个小节进行介绍: §3.1 吸光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 §3.2 吸收光谱的量子概念 §3.3 染料发色的两种理论 §3.4 染料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以下内容: 1、侧重掌握染料发色的价键理论,即共振理论。它可以定性地解释发色团与助色团在染料结构中与颜色的关系,即描述它们是如何产生深色效应、浓色效应、浅色效应、淡色效应的,以及这些效应和最大吸收浓长λmax和最大摩尔吸光系数εmax之间的关系。 2、了解染料发色的分子轨道理论。它试图定量描述染料发色机制,由于染料发色本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尚难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出染料的λmax,但是它对进一步解释结构与颜色的关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3、掌握染料颜色与介质性质的关系。一般来说,当激化态染料分子为极性共振结构时,极性溶剂将产生深色效应;当基态染料分子显极性结构时,非极性溶剂将产生深色效应。上述结论,反之亦然。 4、尝试由染料结构与颜色的关系解释一些官能团,如吸电子基团、供电子基团、隔离基团在染料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判断染料结构与其颜色的关系,比较不同结构的染料其颜色的深浅和浓淡取向等。 5、物质的吸收特性和吸光曲线,由染料的吸光曲线分析染料。 《染料化学》原始教程 第3 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Tcwang© 2 §3.1 吸光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 一、概念述语 光——可产生色感的电磁波。习惯上称产生色感的电磁波谓之可见“光”,如红光、紫光等,不可见的电磁波谓之辐射“线”,如红外线 IR 、紫外线 U V 等。 色——视觉对可见光的感受。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便显现了物质的颜色。 发色团——结构中能吸收可见光波的吸电子基团。它以提升染料的λmax为主导。 助色团——接在π共轭体系上的供电子基团。它以提升染料的εmax为主导。 全色——连续光谱依自然比例混合后的颜色。可见光波全波段(380-780nm)的光按自然比例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指人类视野),反过来,白色光通过色散可以得到一段连续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 补色——可见光波被选择吸收后所剩余的光波。也可以理解为剩色和残色,吸收的光波和剩余的光波互为补色。 补色图——P51,T3-1,一种人为的将补色 关系列成对角线关系的色谱图。 ——通常,人们利用染料的稀溶液, 如 50mg∕L,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