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创办特色学校 ——撒营盘民族小学申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背景 撒营盘民族小学坐落于撒营盘镇营门口,占地面积36 亩,建筑总面积17501 平方米,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创办于1912 年。现在共有 25 个教学班,1146 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共 536 人。其中彝族学生 536 人,白族学生 2 人,哈尼族7 人,傣族1 人,苗族46 人,傈僳族27 人,回族1 人,拉祜族3 人,纳西族1 人,其他民族1 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总学生数的46.77%。教师 71 人,少数民族教师 32 人。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民族小学。 作为一所民族学校,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对于创建怎样的民族文化教育特色,要注重特色的内涵,并努力将这种思想融入到学校的文化体系当中。 因此,学校成立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和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工作,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具体做法 (一)地方文化,特色浓郁 禄劝是昆明市周边县区彝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昆明保有最完整彝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地区。境内彝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他们世居山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的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 1.民族刺绣。彝族刺绣作为一种文化、一门传统工艺,它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而撒营盘镇的彝族刺绣独树一帜,完整保留了民间传统民族文化特征。我校在2013 年就成立了民族刺绣兴趣小组,将撒营盘彝族、苗族等民族服饰中的独特的花样穿插于课堂教学。它是以美术、自然、社会、环境各方面知识的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体现地方性,基础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在动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今 ,通 过教师 的指 导 ,学生掌 握 了多 种刺绣方法 。 (拍摄者:刘鹏 我校张云润老师辅导学生刺绣,学生正在练习彝族服饰中常用的花样刺绣。) 2.彝文教学。撒营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彝族颇多,在这里虽然大部分人都在用彝语交流,可是对于彝族文字却很少有人认识。为了不让这独有的民族文化遗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我校专门聘请了老师开办了彝文班,从彝族语言里常用的字词句开始,弘扬彝族文化,使彝族文字能被更多人认识。 (拍摄者:张玉梅 严谨的彝文老师张加宏和专心学习的彝文班孩子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