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桃主要新品种简介 国内外核桃生产的经验证明,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的最佳途径,也是今后我国核桃发展的总趋势。我国从上世纪60 年代起,就开始了核桃良种选育研究工作,且取了较大进展。至“七五”期间,由中国林科院主持,全国九省(市、区)的有关专家对加,开展了区域试验,已于1989 年选育鉴定出首批国家级16 个早实新品种。这些品种,在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显著超过原有实性群体,且很大一部分综合指标已超过了世界上核桃生产较为发达的美国培育的所谓专利品种强特勒、哈特利等。除国家级品种外,各省市陆续选育出了100 多个地方性新品种。现就我市已经引进且表现良好的品种的主要性状作以简要介绍,供各地发展时选择。 一、早实品种 1、香玲 来源及分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采用早实品种阿9 作母本,早实品种上宋5 号作父本杂交育成。“七五”期间参加全国早实核桃品种区试,1989 年通过林业部鉴定。 果实经济性状:坚果卵圆形,中等大,平均单重10.6g,三径平均3.1cm, 壳面光滑美观,壳厚1.07mm, 缝合线较紧,可取整仁,出仁率60-65%,仁色浅,风味香,品质上等。在 2 通风、干燥、冷凉的地方(8℃以下)可贮藏8 个月。 生长和结果习性:植株生长中庸,树姿直立,树冠半圆形。属雄先型风吹草动熟品种。17 年生砧木,高接第二年开始结果,第四年树高5.4m,冠径1.85m× 1.8m,树冠恢复97%。分枝力1.6 个,新梢平均长6cm,粗0.5mm。果枝率55.8%,侧芽强求果率96%,果枝平均座果1.4 个,株均强求果486个,折合产量5.18kg,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产仁量0.28kg,比高接前提高8.38 倍。该品种丰产性强,肥水不足果实变小,结果过多时树势易衰弱。注意增施有机肥,适量负荷,延长结果寿命。 物候期:晋中地区4 月上旬萌芽,4 月下旬雄花盛期,5月上旬雌花盛期,9 月上中旬果实成熟,10 月底落叶。果实发育期125 天,营养生长期210 天。 抗逆性:较抗寒、耐旱,抗病性较差。对肥水条件要求严格,干旱、管理粗放时,结果寿命短。 适应性评价:该品种适应性一般,特丰产,品质优良,但易衰弱。适宜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规模栽培。 2、鲁光 来源及分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采用卡孜(晚实)作母本,用上宋6 号 (早实)作父本杂交育成。“七五”期间参加全国早实核桃品种区试,1989 年通过林业部鉴定。 果实经济性状:坚果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2.0g,最大 3 15.3g,三径平均3.7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