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药物的性质调节滴速: 发布时间: 2008-4-11 23:11:34 被阅览数: 216 次 根据药物的性质调节滴速: lichu n hu i 在需要保持输入的药物浓度稳定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尤为重要,如 (1) 慢: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含钾药、生压药的滴速宜慢。治疗脑血栓常用药的渗透压较高,输入体内后,会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血容量快速增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甚至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症。过快输入高渗等液体又可能引起渗透性利尿造成脱水;过快地输入低渗等液体有可能导致肺水肿或充血性心衰;另外过快地输入高渗或有刺激性药物,如四环素、青霉素、头孢类、氯化钾等,可能导致静脉炎;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多巴胺等过快输入,一旦血浆浓度达到中毒水平时,可引起休克和心跳骤停; (2) 快:治疗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的疾病时,滴速应快,一般要求在15-30 分钟滴完 20%甘露醇注射液250m l。否则起不到降低颅压的作用。抗心律紊乱、抗癌药、肝素、钾、血管活性药和催产素等,当速度太慢时,患者不但不能获得有效的药物浓度或液体的量,还可能导致输液针管被血凝块堵塞。 有些抗菌药物治疗安全范围窄,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很大,引起毒性反应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甚至引起死亡,是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对象,滴速过快会使稳态血药浓度超过治疗范围,造成病人药物毒性反应,滴速过慢则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 1 、抗菌药物的静脉滴注速度 (1 )过快常可因静脉炎和某些严重反应(癫痫等)而影响治疗效果。 ①氨基糖苷类和多粘菌素类等的每次静滴时间不宜少于 1h,以免产生对神经肌肉接头的阻制作用。对于治疗指数窄的氨基糖苷类、静脉滴速的控制更为重要。氨基糖苷抗生素对肾脏和听力及前庭功能的毒性反应较大,持续高浓度引起的耳毒性反应可致永久性耳聋,婴幼儿可致终身聋哑,后果严重。 ②氟喹诺酮类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的每次静滴时间宜为 1-2h,不然即可因脑内药物浓度过高而导致包括癫痫在内的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③红霉素乳糖酸盐对静脉的刺激性特强,1g 量宜溶于 1000m l 0.9%氯化钠液中(1m g/m l),最高也不可超过1.5m g/m l,以免患者不易耐受;静滴时间一般为 5h 左右。滴注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易发生静脉内疼痛或血栓性静脉炎,以静注时为甚,烧伤病人更易发生,故用时应稀释至0.1%浓度以下,缓慢滴注。 ④四环素盐酸盐和万古霉素的每次静滴时间也需在1h 以上。 ① 两性霉素B 的静滴浓度不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