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县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实施细则 根据《桓仁满族自治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科教学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本溪市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工作,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培养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确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桓仁县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特制定本次大赛实施细则。 一、活动主题 体验·创新·成长。 二、参赛对象 小学1-6 年学生;初中7、 8 年学生。大赛分初中组和小学组,以学校为单位参加相应组别的比赛。 三、比赛内容 本次大赛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标准,以初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为依据,主要考察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比赛内容分为文字录入、网络搜索、作品制作、综合知识四个方面,各组别具体考核的内容为: 小学组:文字录入、作品创作(电脑绘画)、综合知识。 初中组:网络搜索、作品创作(电子报刊)、综合知识。 四、比赛方式 本次大赛主要考核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采取学生上机操作、知识问答等竞赛方式,分为校内赛和校际赛两个阶段进行,根据成绩分别计分。 1、校内赛:全县各学校在本校内举行校内赛。根据比赛要求,首先举行全员参加的班内赛,通过班内赛评选出优秀选手参 加同年级班级间的对抗赛。通过校内赛,学校在每个年级中选出2-5 名学生作为参加校际赛的预备选手。各校必须要保存好开展校内赛活动时的文字、照片、视频、数据等资料,教育局评价小组根据各校校内赛的档案资料,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并确定各校校内赛等级及得分。 其中小学低年组(1-3 年)的比赛方式,由各校根据大赛相关规定,结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以教材为主要比赛内容,自行制定活动方案,组织校内比赛。 小学高年组(4-6 年)和初中组的比赛方式,应参照校际赛的形式进行组织。 2、校际赛: 校际赛以学校为单位按小学、初中两个组别分别进行,具体参赛年级及参赛人数在校内赛结束后再由评价小组研究确定。 校际赛共设作品制作、现场操作和知识问答三个项目,根据比赛成绩确定各校校际赛等级及得分。 第一项:作品制作。 学生在校际赛前围绕规定的主题自行进行创作,并于校际赛前一周以校为单位上报参赛选手作品。各校上报内容含参赛选手作品及作品创作说明。作品应为参赛选手本人原创,如发现抄袭或他人代做,本项得分为零。所有参赛作品均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第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