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 案 违 法 案 例 丢失档案案例 伪造、涂改档案 偷窃、私藏档案 扣押、拒绝移交档案 擅自销毁档案 倒卖档案 不按期归档、归档不全 档案查询、利用 一、丢失档案案例 档案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将往复不断的现象真实记录下来,使瞬间变成永恒。它与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相伴相随,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对档案利用需求的增长,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更通俗地说,档案记录无处不在,大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小到每个人从出生到就业甚至到死亡,都有相应的档案伴随左右。这些记录人生轨迹的档案如果出现了缺失,我们的人生经历就缺少了证明,这不仅仅是单位领导或者档案干部的责任,更是会深深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下面我们收录的关于档案丢失的案例,就是从“人事档案、证书、基建档案、司法档案”等档案不同的种类,不同的视点体现出档案在个人就职升迁、福利待遇、甚至司法凭证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旦丢失,将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案例 1 谁动了我的档案? 林劲标 凌 蔚 辛勤劳作 20 年,退休时却发现工龄“缩水”一半。老汤怒把老东家推上被告席。近日,这起离奇财产损害纠纷尘埃落定。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令被告佛山照明公司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5 万元。 工龄飞了 档案惹祸 原告老汤年轻时曾就读于贵州省水电学校学习技术,后被安排进入贵阳市一家单位担任水利技术员。1962 年,刚满 24 岁的原告随父亲回祖籍地广东省佛山市。 1978 年,老汤以临时工的身份,被安排到被告单位工作。由于吃苦耐劳、成绩出色,在进入国企的第 9 个年头即 1987 年,老汤转为合同工。后来,老汤又先后担任被告的煤气站的副班长和石油气站的管理员。 根据原告从事的职业情况,属于重体力及高温作业,属于特殊工种,可以在 55 岁提前退休。但被告并没有受理原告的退休申请。直到 61 周岁,企业才为老汤办齐所有退休手续。 更让老汤纠结的是,他发现自己将近 20 年的工龄,突然变成了10 年 9 个月。按照社保系统显示的这个工龄,老汤的退休工资将大幅“缩水”,连正常的医疗保险都没办法享受。 经过多方了解,老汤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单位一直扣留自己的工作档案未移交给相关社保单位,导致自己不能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为此,老汤到处投诉,并走进了佛山市禅城区法院,第一次把老东家告上了法庭要求移交档案。 不告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