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生本1 2 0 1 班 刘艳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 NaOH 溶液和CuSO4 溶液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及从现象出发探求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亲手实验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 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实验内容较多,实验时间长,必须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学生要分工合作、教师指导演示。 四、材料用具: 实验材料:葡萄糖液、苹果组织液,植物油滴、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或新鲜的花生种子,鸡蛋蛋白稀释液、黄豆组织液。 实验材料的选择: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有还原糖和非还原糖两类。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蔗糖(甘蔗茎、甜菜的块根等)、淀粉(马铃薯、番薯的块茎等)是非还原糖。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而且要求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和犁的果实,也可以用白色的甘蓝叶、白萝卜替代。经实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和白萝卜。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储存在叶子内,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的叶子作为实验的材料。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叶子内虽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遮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一般也不选用。 (2)脂肪的鉴定:所用材料的要求:一,脂肪含量高;二,大小适宜做徒手切片。花生种子符合上述要求,故选用花生种子。实验前要将花生种子浸泡3~4h,有利于切成薄片,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种子,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卵白)。如用大豆种子,应当提前浸泡并研磨成浆。若用鸡蛋清,应按要求进行稀释,否则影响实验效果,而且实验后易粘住试管壁不易洗刷。 仪器:徒手切片刀,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