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 籽 壳 及 其综合利用 德 州 中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一、 棉籽壳 棉籽经过剥壳机分离,棉仁用于榨油,剩下的外壳就是棉籽壳,也称棉皮。根据剥壳机械的类型不同、棉花籽品种不同、产地不同、含水量不同、剥壳后碎棉仁粉过筛程度不同等。加工出来的棉籽壳的大小、颜色、棉绒长度、含棉仁粉也不一样。棉籽壳主要用于种植食用菌原料和反刍动物饲料原料。 (一) 食用菌培养 棉籽壳营养全面、丰富,且碳氮比(C/N)约为28:1,适宜大多品种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发育,所以,成为我国食用菌生产中主要原料之一;可以说,棉籽壳栽培食用菌,具有其它原料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种植食用菌有产量高、出菇时间长、质量高等优点,是食用菌种植户的首先原料。而棉籽壳培养完食用菌的菌渣还是很好的饲料和肥料原料。 棉籽壳质量标准:棉籽壳行内通常分为大、中、小壳或以棉绒量大小而分为长绒壳、中绒壳、短绒壳。 棉壳中棉仁粉少、纤维含量少的,适用于栽培木腐菌,如:香菇、木耳、灵芝等;绒多棉仁粉多的棉壳纤维素含量多而适用于栽培草腐菌。 棉籽壳被称为食药用菌的万能培养基。 食用菌栽培中棉壳的大小就产量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很多油厂产出大壳后加以粉碎便成了小壳以适应栽培要求。主要反映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会有装袋密度大小的技术性要求:小壳装袋密度太大会出现发菌通气不良;而大壳装袋时亦易使栽培袋破损。 据《食用菌学报》2009年第二期报道棉籽壳含有的有毒游离棉酚在食用菌栽培前通过发酵(巴氏消毒)预处理或高温高压灭菌能分解在安全值内;另有“棉子壳内的棉仁含量过高,会严重影响发菌”的说法:在实践栽培中证明这并非属实!由于食用菌栽培是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不能单凭遇到的某一现象而作论断!那样显然是不科学的,比如在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福建省古田县的食用菌栽培者绝大部分就偏爱色黄、含棉仁多的棉籽壳用来栽培草腐菌类,而并未遇到“影响发菌”的问题,而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棉 2 籽壳原料预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影响发菌”甚至不发菌的严重后果!比如平菇等可以发酵巴氏消毒预处理或高温高压蒸料;而栽培金针菇等就绝不能发酵处理而只能高温高压蒸料,否则就会根本“不发菌”甚至菌种不萌芽! 由于棉壳是暂未找到能彻底替代的原料、且是季节性产物国内刚性需求量大,呈逐年递增态势! (二) 反刍动物饲料 棉籽壳是奶牛中干奶期和泌乳早期的好饲料 棉籽壳,特别是有绒的棉籽壳,如同大豆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