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这些生物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一个良好植物的生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是气候有关,二是与植物固有的营养供应有关,它包括灌溉水、植物的残体、土壤、有机肥料。三是与无机肥料有关,象氮磷钾这些元素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简单的说,植物生长的五大条件是光、气、肥、水、土。 2 、下面我们讲一下土壤 园林植物栽培所用的土壤对园林植物的主要作用为:固定植株,使园林植物有所依附;供给充足的水分,养分,位园艺植物得以营养;供给空气,使园林植物进行根呼吸。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大多数园林植物需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保水力强、透气性好的土壤。 一、土壤的形成与组成 (一)土壤的形成 土壤就是地球陆地上和水下的具有肥力和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的土地。它是由岩石经过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而形成的。 裸露在地表面的岩石,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如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生物等),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被破碎成大小不等的矿物颗粒,形成了风化产物,这种风化产物叫成土母质,其过程称作风化过程。 成土母质在以生物为主导的外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下,继续进一步发展形成具有全部肥力因素的自然土壤。这过程称作成土过程。自然土壤再经过人为的耕作、灌溉、施肥、改良等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向人们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并具备了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这才成为熟化的耕作土壤,即农业土壤。 自然土壤的形成有五大因素,即母质、气候、地形、植被和时间。这五个因素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各因素的主导作用和次要作用也会有变化。因此,地球上的土壤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类型。 岩石经过风化过程变成母质,母质再经过复杂的成土过程才变成具有肥力特征的土壤。土壤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肥力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二)土壤的组成 植物生长需要光、水、肥、气、热等条件。 除光外,水、肥全部由土壤供给,气、热有一部分也是由土壤提供的。土壤的水、肥、气、热四个肥力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与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关。土壤的物质组成千差万别,深刻影响着肥力,因而,在自然界造成了具有各种不同肥力的土壤。 土壤的组成是很复杂的,它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种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土壤固相包括有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分解程度不等的有机质和活的微生物;土壤液相包括土壤水分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