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全民创业政策工作规定为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鼓励支持全社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创业,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加快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现就进一步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制定如下政策规定。一、支持对象和领域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创业,依法兴办产业项目的各类人员,均可享受本政策规定。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可”的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人员放开。二、扶持政策1、注册登记。放宽登记条件。除涉及国家安全、群众身体健康、国家专营专控的行业和商品必须按照法定前置条件、程序严格审批外,对申请其他经营项目的,创业者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经营场所有效证明材料可直接申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所有创业项目均可申请试营业,核发有效期为6个月的临时营业执照,到期继续经营的转为正式营业执照;试营业期间不纳入证照管理,轻微违规不进行罚款处罚。对农村流动商贩和农民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免于工商登记。放宽注册资本和非货币形式出资比例。凡自然人申请设立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不受注册资本数额限制。申办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可按《公司法》规定分期到位。创业者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实物、工业产权、专利技术、出让土地使用权、科技成果等非货币形式出资,非货币形式出资比例最高放宽到注册资本的70%。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凡符合城市规划、安全、环保、卫生、消防等法律法规规定,并在征得物权相邻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作为有效合法的经营场所进行工商登记;个体工商户进行工商登记时,租房协议可作为有效合法的经营场所使用凭证。(由县工商局负责落实)2、收费减免。凡未经省以上批准的行政性收费XX县区以上批准的事业性收费,任何部门一律不得收取。符合以上规定的收费,有浮动限额的,一律按最低限额收缴。创业人员首次第1页共5页申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以及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律免收工商登记费。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及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依法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前置审批的各项费用;创办私营企业的免收1年工商登记费。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3年人事劳动代理费。(由县发改局、经贸局、科技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环保局、建设局、安监局、房管局、物价局、行政服务中心、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药监局等部门负责落实)3、土地政策。把民营经济发展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全民创业用地计划指标。农民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荒山、林地、水面等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创办农业种植、养殖基地、龙头企业或发展旅游服务业。(由县国土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畜牧局等部门负责落实)4、财政扶持。县财政从今年起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全民创业专项资金,并视财力状况逐年增加,用于创业成功者的补助、补贴和奖励。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林果花卉种植大户、水产畜禽养殖大户、农机大户等的支持扶持力度。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在县内创办经济实体的,从县财政安排的就业再就业资金中给予每人不超过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领取低保金人员创业的可继续享受3年的低保待遇。创业者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创造就业岗位个数给予每个岗位500元的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退役军人从事个体经营、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创业就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贷款期限2年以内的,由同级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贷款期限2年以内的,由同级财政给予50%的贴息。(由县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畜牧局、农机局、第2页共5页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5、税收优惠。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