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第 4-6 章)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三权分立是美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2、1974 年 8 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3、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4、西欧作为一种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易北河和奥德—尼斯河以西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共 24个。5、日本采用三权分立原则,把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交给国会、内阁、法院掌管,以达到互相制衡的目的。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1、“新大西洋主义”1989 年 12 月 4 日,布什总统在布鲁塞尔北约尤其首脑会议上初次提出“新大西洋主义”的设想。其关键内容就是按美国的战略设想,将欧洲现存的三个组织机构——北约、欧安会和欧共体改导致建设欧洲新秩序的三大支柱。2、“舒曼计划”1950 年 5 月 9 日,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工业为基础,联合其他的西欧国家的煤钢企业,建立一种超国家的行业联合体,对煤钢进行统一管理,这个设想被称为“舒曼计划”。3、日本的 1955 年体制1955 年形成的以自民,社会两党对抗为基本内容的战后日本政治体制。4、超越遏制战略布什政府在 1989 年后来,针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其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步,抓住苏联实行“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影响,促使苏联削减军事力量,同美国合作处理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冲突,最终使苏联国内政治“多元化”,实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该战略具有浓厚的“和平演变”色彩和突出的攻打性。与以往美国所推行的“遏制战略”相比,目的更高;空间更广;手段更多。成为增进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是怎样演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美国的全球扩张;(2.5 分)(2)尼克松主义的提出和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2.5 分)(3)里根的“重振国威”;(2.5 分)(4)布什的“超越遏制”。(2.5 分)2.简述西欧走上联合道路的原因。(1)振兴欧洲的需要。(2 分)(2)制约德国和消除西欧国家内部矛盾的需要。(2 分)(3)可以依托自己集体的力量,对付苏联的威胁。(2 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