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要时刻把选民和群众放在心上张祥君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谆谆告诫全党:“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作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作亲人。”总书记的讲话不仅对广大党员起着重要的警示教育作用,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同样有着重要的警示教育作用。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派往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使者,更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要摆正立足点,增强密切联系选民和群众的责任感。人大代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选民选举产生的,选民选自己当代表,代表的是选民群众,选民之所以能选自己当代表,是对自己的信任。作为代表要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与选民群众的关系,自觉意识到,代表是一种严肃的职务,是一种庄严的承诺,是一种光荣的使命。时刻与群众保持水乳交融的关系,时刻想到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言人,要尽代表之责,呼群众之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不能当上了代表就忘本,把自己凌驾于选民之上,脱离群众。或者把当代表仅仅当成一种荣誉,满足于充当“开会代表”、“举手代表”、“拍手代表”、“挂名代表”。《代表法》规定“代表依照本法的规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走访联系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是人代会会议期间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是闭会期间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方式之一。人大代表履职与否,同人民群众联系与否,不只是代表个人愿意不愿意、认真不认真履职的问题,而且是代表是否认真执行代表职务,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责任感问题。因此,无论哪一级人大代表,无论其现任职务怎么样,无论从事的生产、工作有多第1页共9页忙,都要以对自巳所代表那一方的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到选民和群众当中去,倾听选民和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反映群众意愿。更加自觉地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履职上服务群众。二要把握着力点,增强密切联系选民和群众的自觉性。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职责,发挥着对国家重大事务的参与决策作用、对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协助作用、密切人民群众与国家机关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模范带头作用。代表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求代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材料,虚心听取选民意见,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愿望和要求,与选民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善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探讨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参政议政督政中陈实情、谋实招、献良策。要紧紧围绕辖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稳定等事关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各类调研、视察等活动,向选民宣传法律、政策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协助政府推进工作,帮助基层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畅通民意渠道,通过知政参政、议政督政,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作为代表依法履职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保障民生、维护民权、实现民利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价值取向,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毫无疑问,代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使自己的工作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反之,代表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要着眼落脚点,增强密切联系选民和群众的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选民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通过代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