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下册教案第 1 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欣赏、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2、培养分析艺术品和欣赏遗产之美的能力。3、了解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和保护中国世界遗产。教学重难点1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2 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教学准备课件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展示我国“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中国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的文化艺术杰作,前认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板书课题:《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二、不同种类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26 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北京天坛、北京颐和园、重庆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中国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河南天地之中古建筑群。(二)、世界自然遗产(8 处)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山(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 处)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四)、世界文化景观(3 处)庐山、五台山、西湖(五)、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5 处)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