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残疾预防的措施 残疾预防分三级: 一级预防: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如急性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乙型脑炎等。 (1 ) 免疫接种:预防某些致残性疾病的发生,如急性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乙型脑炎等。 (2 ) 预防性咨询及指导:如婚前医学咨询、优生优育咨询,关于营养运动等咨询,预防非感染性慢性病指导。 (3 ) 预防性保健:预防先天性残疾。 (4 ) 安全防护照顾:预防意外伤害。 二级预防: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 (1 ) 残疾早期筛查:如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儿童精神障碍等,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 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某些疾病并及时治疗。 (3 )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实行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展等。 三级预防:残疾出现后采取的措施,预防残障。 (1 ) 康复功能训练:通过运动治疗和作业、语言、心理治疗等措施以改善功能,预防或减轻残疾。 (2 ) 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用具的使用:以预防畸形,改善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3 ) 开展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和补偿性手术:如髋和膝关节全置换术,改善下肢功能。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下述 1 、2 及 3 条中有 6 种以上表现: 1 . 社会交往有质的障碍(至少有两种表现) (1 ) 多种非语言行为明显障碍如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调节社会交往的姿态; (2 ) 伙伴关系低于同龄儿; (3 ) 缺乏主动地寻求与他人分享欢乐,兴趣或成熟的能力(例如缺乏将感兴趣的东西显示,拿来或指出给别人看的能力); (4 ) 缺乏社会或情感交流。 2 . 交流上有质的障碍(至少有一种表现) (1 ) 言语发育延迟或缺乏(不能通过改变手势或取笑进行交流) (2 ) 在能说话的患者中,缺乏主动或持久与人交流的能力; (3 ) 刻板动作及重复语言或反响语言; (4 ) 多变、自发性伪装游戏或相应发育水平的社交性模仿游戏能力差。 3 . 行为、兴趣、活动刻板及狭窄(至少有一种行为表现) (1 ) 为一个或多个狭窄、重复或刻板感兴趣的事所迷恋,而且这种迷恋程度也是常人不能理解的; (2 ) 保持特殊固定的生活方式或仪式性生活方式; (3 ) 刻板及重复的动作(例如拍手,弹手指,搓手或搓手指,复杂的全身运动);持久地迷恋某物体的一部分。 2 智力行为的分级标准 程度 学前(0~5 岁) 学龄(6~20 岁) 成人(21 岁以上) 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