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烟叶生产工作报告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烟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烟叶生产围绕“巩固老区、开发XX县区,努力扩大种植规模,突出重点、狠抓示范,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标准化水平,重心下移,强化基础、努力提高烟叶经济运行质量”的工作思路,烟草部门、产区政府通力协作,共渡难关,烟叶产量实现五年来首次恢复性增长,各项工作出现良好发展势态。一、20XX年烟叶工作情况(一)生产收购情况。20XX年全县六个乡镇、25个村、98个组2535户种植烟叶10039亩,其中白肋烟为9618亩,马里兰烟421亩。至12月15日止,共收购烟叶32215担,收购金额1583万元,(其中当年入帐31019担,收购金额1532万元,转入20XX年1196担,金额51万元),均价4.94元/斤,实现烟叶税收348万元,(其中当年可入库337万元,转入20XX年11万元)。(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过多方努力,当年共争取项目建设资金694.83万元(其中追加晾房建设资金205.95万元),建设烟叶标准晾房2223间,建设烟区硬化道路10.08公里,管网配套工程一处,其中大型水池12口,1820立方米,铺设管网47.01公里,补贴配套农机具312台,完成项目投资610.75万元,其中对农民直补333.5万元。(三)主要工作情况1、领导重视,烟叶发展春风四溢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烟叶生产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烟区调查研究,组织各产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赴外地参观学习,并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烟叶生产政策。从烟叶生产的组织领导、产业政策、规划目标、责任落实、实施进度等方面制定了系统的政策和规划,明确了烟叶生产的责任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一个烟叶生产的良好发展氛围正在形成。2、政策到位,农民生产热情高涨第1页共5页为进一步调动各产区政府和烟农的生产积极性,烟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各级政府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一是争取了691万元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效解决了烟叶生产的配套基础设施;二是通过市烟草局的支持,与武烟集团建立了基地合作关系,武烟集团为基地烟叶每担无偿提供30元生产补贴;三是积极扶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在天河坪村、布政村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500亩,扶持专项资金3万元;四是县政府为烟叶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块专项工作经费,保证了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行,各产区政府也制定了相应配套政策,有力调动了各方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烟叶生产的发展。3、优化服务,产购加销渠道通畅烟草部门从生产设施配套、专用物质配套、生产技术服务、烟叶收购调运等方面对烟农实行户籍管理式服务,分户建立服务档案,加大对烟叶工作人员的考核督办力度,使烟农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享受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减少了烟农的后顾之忧。4、科技领先,生产水平全面提升以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为中心,不断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和科研力度。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实行层层办点,以点带面,全县共办各级示范点面积达2000亩,有力促进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针对我县烟叶生产的一些瓶颈问题,加大科研力度,今年XX县区高山蔬菜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就烟菜轮作间作、烟叶施肥技术、烟叶晾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解决生产中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促进烟菜产业良性互补,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项目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评为XX省重大科技成果。通过狠抓科技兴烟,使我县烟叶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烟农生产效益明显提升。全县平均烟叶单产达到330斤,其中400斤以上的户达到60%,亩平收入达到2000元;亩产值超过3000元的户达到40%。天河坪350亩的连片示范园,总产141937斤,单产439斤,亩产值2718元;布政150亩示范园,总产73800斤,单产492斤,亩平收入3084元。5、突出效益,政企烟农实现多赢第2页共5页效益是生产的根本动力。20XX年通过政策推动、技术提升、服务促进,烟叶生产效益大幅度提升,全县烟农烟叶收入达到1900万元,比2008年增长1350万元,烟农户平烟叶现金收入达到7500元,实现烟叶税收348万元,亩平税收达到346元,全县烟叶税收比2008年增长188万元,渔峡口、资丘两个烟叶大镇烟叶税均突破百万元大关。(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种植区域过于分散,难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