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碳源计算公式 1、碳源选择 通常反硝化可利用的碳源分为快速碳源(如甲醇、乙酸、乙酸钠等)、慢速碳源(如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等)和细胞物质。不同的外加碳源对系统的反硝化影响不同,即使外加碳投加量相同,反硝化效果也不同。 与慢速碳源和细胞物质相比,甲醇、乙醇、乙酸、乙酸钠等快速碳源的反硝化速率最快,因此应用较多。表 1 对比了四种快速碳源的性能。 2、碳源投加量计算 1)氮平衡 进水总氮和出水总氮均包括各种形态的氮。进水总氮主要是氨氮和有机氮,出水总氮主要是硝态氮和有机氮。 进水总氮进入到生物反应池,一部分通过反硝化作用排入大气,一部分通过同化作用进入活性污泥中,剩余的出水总氮需满足相关水质排放要求。 2)碳源投加量计算 同化作用进入污泥中的氮按 BOD5 去除量的 5%计,即 0.05(Si-Se),其中 Si、Se 分别为进水和出水的 BOD5 浓度。 反硝化作用去除的氮与反硝化工艺缺氧池容大小和进水 BOD5 浓度有关。 反硝化设计参数的概念,是将其定义为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与进水 BOD5 浓度之比, 表示为 Kde(kgNO3--N/kgBOD5)。 由此可算出反硝化去除的硝态氮 [NO3--N]=KdeSi。 从理论上讲,反硝化1kg 硝态氮消耗2.86kgBOD5,即: Kde=1/2.86(kg NO3--N/kgBOD5) =0.35(kg NO3--N/kgBOD5) 污水处理厂需消耗外加碳源对应氮量的计算公式为: N=Ne 计 - NsNe 计=Ni - KdeSi - 0.05(Si-Se) 式中: N—需消耗外加碳源对应氮量,mg/L; Ne 计—根据设计的污水水质和设计的工艺参数计算出能达到的出水总氮,mg/L; Ns— 二沉池出水总氮排放标准, mg/L; Kde—0.35,kg NO3--N/kgBOD5; Si—进水BOD5 浓度,mg/L; Se—出水BOD5 浓度,mg/L; Ne 计需通过建立氮平衡方程计算,生化反应系统的氮平衡见图 1。 通过计算出的氮量,折算成需消耗的碳量。 除磷计算公式 1、除磷药剂投加量的计算 国内较常用的是铁盐或铝盐,它们与磷的化学反应如式(1)、(2)。 Al3++PO3-4→AlPO4↓(1) Fe3++PO3-4→FePO4↓(2) 与沉淀反应相竞争的反应是金属离子与OH-的反应,反应式如式(3)、(4)。 Al3++3OH-→Al(OH)3↓(3) Fe3++3OH-→Fe(OH)3↓(4) 由式(1)和式(2)可知去除1mol 的磷酸盐,需要1mol 的铁离子或铝离子。 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反应并不是100%有效进行的,加之OH-会参与竞争,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如式(3) 和式(4),所以实际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