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细则 1 1 水文分析计算 水文分析计算是规划的重要环节,是确定临水控制线、外缘控制线、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的主要技术依据。水文分析计算,包括准备工作、设计洪水计算、水面线计算等步骤。应逐条河流、分段计算。 1.1 准 备 工 作 准备工作包括选择控制断面,计算流域面积和控制集水面积,收集暴雨洪水资料等。 1.选择控制断面。控制断面应选择干流河口、拦河建筑物坝轴线、主要支流汇合口下游的顺直河段。控制断面具体位置,根据规划河段的具体情况确定。 2.计算流域面积和控制集水面积。流域面积为河口断面或控制断面以上,沿着分水岭勾绘的流域总面积;控制集水面积为规划河段典型控制断面以上,按照城市(城镇)规划,实际汇入规划河段的集水面积。 流域面积 100km2 及以上河流的流域面积,可直接采用《重庆市主要河流和城镇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划汇编》(2013 年版)和区县政府已批准的集水面积 1000-100km2 以上河流的《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2008-2020)中的数据。 流域面积 100km2 以下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控制集水面积,可在 1:10000地形图上用求积仪计算。流域地形图,以能画出分水岭和便于面积计算为准,要求图纸清晰。 重庆市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细则 2 3.收集暴雨洪水资料。通过实测、调查、分析等方式收集暴雨洪水资料。暴雨洪水资料最好是本流域的实测洪水资料,或历史洪水调查资料。 1.2 设 计 洪 水计 算 设计洪水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工作:一是选择暴雨洪水计算依据或参证站,再根据代表站的数据资料情况;二是根据河道流域情况和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选择与之符合的计算或推算方法;三是对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对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进行修订。 1.2.1 依据站和参证站的选择 依据站,应该为本河道的暴雨洪水实测站点。 参证站,为与水文计算流域相关的站点。应是邻近河流或邻近区域的站点,或与水文计算流域同属一个雨区或产汇流关系相近的站点。 1.2.2 计算方法 1.2.2.1 方法选择 根据河段的具体情况,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要求选用洪水计算方法。当规划河段洪水受到下游干流洪水的顶托影响时,洪水计算应以规划河段的洪水为主,结合下游干流洪水顶托,洪水线取两种情况的外包线。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按有资料和无资料两种情形选择。有资料的,采用水文比拟法等;无资料的,采用暴雨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