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第一章1.首次提出君臣佐使方书是:BA. 《五十二病方》B. 《黄帝内经》C. 《普济方》D. 《伤寒杂病论》下列哪项不属于汤剂的特点:A. 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B. 便于随证加减C. 便于服用或携带D. 服用量大E. 适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是:AA.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 《伤寒杂病论》C. 《医方集解》D. 《太平圣惠方》3.“方书之祖”是:AA. 《伤寒杂病论》B.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 《医方集解》D. 《太平圣惠方》4、我国现存古迹最大的一部方书是:AA. 《普济方》B.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 《伤寒论》D. 《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章“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治法归纳出自:BA.《医学心悟》B.《景岳全书》C.《圣济经》D.《伤寒明理论》E.《医家全书》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理论分析组方构原理的医著是:AA.《伤寒明理论》B.《古今名医方论》C.《医方考》D.《三因极---病证方论》E.《宣明论方》小承气汤变化为厚朴三物汤是属于:A.药味增减的变化 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 D.药味、药量均有变化 E.以上都不是下列对君药表述错误的是:A. 治疗主证或主病;B. 是方中起决定作用的药物C. 药量居方中之首D. 药力居方中之首第六章解表剂1.桂枝汤的功用是:AA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C 调和气血,缓急止痛D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E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2.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CA 败毒散 B 大青龙汤C 九味羌活汤 D 独活寄生汤E 香苏散3.小青龙汤的组成中含有 DA 紫菀 B 杏仁 C 生姜D 白芍 E 白前4.止嗽散的组成中不含有:EA 紫菀 B 白前 C 陈皮D 荆芥 E 杏仁5.原书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的是:CA 桑菊饮 B 桑杏汤 C 银翘散D 金沸草散 E 香薷散6.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无汗,舌苔薄,脉浮而数”,治当首选;BA.桑菊饮 B.麻杏甘石汤 C.定喘汤D.射干麻黄汤 E.桑杏汤27. 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含有:DA.枳壳 B.前胡 C.柴胡D.黄芩 E.人参8. 桂枝汤原书桂枝与白芍的用量比例为(1:1)麻杏甘石汤原书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为(1:2)第七章泻下剂1. 下列不属泻下剂适应范畴的是:A.胃肠积滞 B.实热内结 C.寒积内停D.清热解毒 E.水饮内停2. 大承气汤原方中,大黄、厚朴的用量是A. 大黄五两、厚朴三两B. 大黄二两、厚朴六两C. 大黄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