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香味的起源和进化 在水稻作物中,香味是评介其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虽然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2)的起源和进化在这个特征下还不清楚。我们假定广泛存在 8个 BADH2的非功能等位基因表明,这些基因具有不同的地理和遗传起源。尽管香味特征有多个起源,单一等位基因 badh2.1在几乎所有香稻品种占主要地位,包括巴斯马蒂和茉莉花。单体型分析,使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粳稻品种群 badh2.1等位基因单一来源并使这个等位基因从粳稻品质渗入籼稻品种中。巴斯马蒂样的种类,不论其香味基因的表型,都与粳稻原始种类一样,跨越了 BADH2侧翼的 5.5MB区域,展示了巴斯马蒂和粳稻基因库品种之间密切的进化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了水稻品种之间香味的关系,并对认为水稻香味特点起源于籼稻的传统假说提出了挑战。 最近的研究表明,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 a)是几个不同的遗传组组成,在这些遗传组中,一些等位基因对关键驯化和粮食品质性状负责。由于复杂的水稻进化史,这些基因变异的起源是怎么样通过高度不同的水稻亚种生存下来,在水稻生物进化中任然是个核心问题。 香味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粮食稻米品质性状之一,因为它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同样关系到地方和国家的地位(1,2)。对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基础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水稻 8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单一位点与水稻香味有关(3、4)。精细定位(5-7)和随后的序列分析鉴定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2,与香味表型有关[命名如下(8)]。把功能基因的突变创建隐性badh2.1等位基因描述为在第七外显子基因处三个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 8 - bp的缺失,导致了密码子的提前终止以及假定存在缩短的 BADH2蛋白(9)。其他序列比对已被用来描述这种复杂的突变(10,11)。因此,badh2.1突变被称为功能核苷酸多态性(FNP)。最近的调查各种不同的香味种质,支持 badh2.1与香味有关(10, 12, 13),一个有关香味与非香味主要基因的转变实验,已经显示消除了香味(14),确认BADH2在水稻种是主要香味遗传决定基因。 在香米品种中,100多种容易挥发的物质已经被检测到,2 -乙酰- 1 -吡咯啉(2AP)(15,16)是最主要的化合物对香米品质其主要作用。这种化合物在水稻植物除根以外的所有器官中产生,含量非常低,人们能够立即在密集种植或者碎叶组织中发现,以及在蒸煮过程或者以后或之前的谷物中发现(17)。然而 2AP的化学合成途径还没有成功,BADH2催化 r--氨基丁醛的氧化(AB-ald; a 2AP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