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非常实用的求生手册——居安思危——“非常时期”的城市生存指南 本文原载于《装备与生存》杂志第一期 Ragnar Benson(美国) 原著 黄药师(加拿大) 编译 第一辑 城市生存的心理准备和基本法则 (编注: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国的全体国民在享受着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喜悦与荣光的同时,也承受了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痛苦。居安思危,确实不是一句空话。在西方国家,也有一群终日为“非常时刻”作准备的人,他们时刻等待着核大战或者严重自然灾害之后的“石器时代”。不相信政府以及任何公共组织,甚至不相信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这是他们的显著特征。下文阐述的就是“生存主义者”的典型观点。探讨“生存”这个话题,他们的意见显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要注意鉴别其中的过激言论,毕竟,在我国,我们有一支可以绝对信赖的人民军队。) (地震灾区航拍图) 如果有一天,你家里的电力供应中断,水龙头干涸,附近的所有商店都被抢掠一空,外面的街道也变得危险重重„„ 如果你对这种突发状况毫无准备的话,你能够活下来的可能性恐怕不会很大。 而对于懂得居安思危的生存主义者来说,虽然日子会过得艰苦一些,但是他仍然可以顺利的生存下去。 这个话题并不是故意危言耸听。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人类社会城市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世界上各大城市饱受战乱、天灾、暴动或者疫病的时代。除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北美洲,世界上的哪个大都市在上个世纪没有遭受过天灾人祸?现代社会的农业人口以及农业区域逐渐萎缩,人类社会逐渐变成“通过交通网络连接起来的城市群落”形式,而且城市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有些甚至连成一片。如果一旦发生巨变,城市里的公共设施和服务陷入瘫痪,大多数城市居民面临的问题就不是如何在野外环境生存下去,而是如何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环境里面生存下去。 上个世纪,世界上许多个这样的大都市都曾陷入战火与饥饿之中。 这篇文章就是要探讨万一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陷入瘫痪状态的话,我们应该如何生存下去。 第一个问题:“城市生存与野外生存有什么不同?”简短的回答就是:区别不大。这是因为野外生存的若干重要基本定律(本文后面会详细阐述)在城市里面也同样适用,收集和贮藏的方法也类似。捕猎在城市里也是有可能的,只是具体做法应该适应城市的具体情况。 安全的居所也十分重要,不过这在城市里相对更容易获得。然而与此同时遭受盗窃、抢夺、破坏的可能性也比野外大了很多。人,毕竟是比动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