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诸勉充 学号:0817010118 年级:08级 前言: 本文通过多元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从1978年到2002年的汇率及相关数据进行回归、聚类、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因子分析,进而可以分析汇率与其它经济指标的关系,发现和评估相关政策的效果,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为国家金融安全与经济的稳步发展出一份薄力。 一、背景介绍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自此以后,人民币一路升值,截至2006年1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数据,人民币汇率已升至1美元兑8.0709人民币。毫无疑问,人民币的升值对国内外的影响都是重大的,作用也是两方面的。这篇文章不对人民币升值的理论作过深入的分析,主要从数据的角度分析我国汇率与其它一些经济指标的关系,并尝试着评估相关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汇率很大程度是受国家政策影响。然而,政策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有理由相信,汇率与其它一些经济指标会存在一些隐性关系,这种关系的明朗化,必然会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所帮助。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这与后面的数据分析有关联。 1、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了严格而全面的外汇管理制度,政府通过外汇收支计划和指令性批示完全控制了外汇市场,外汇资源由政府按计划经济的需要实行统收统支,汇价由国家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外汇经营与管理。 2、1978-1994年,逐步放松严格外汇管制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及对外经济的发展,为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发展的需要,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79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若干总是的规定》,允许企业实行贸易和非贸易外汇额度留成制度。 3、1994年1月1日,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一步并轨到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1994-1996年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大量资本内流,及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承受巨大压力。 4、2003年起,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2005年7月 21日晚 19 时,央行发布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 1美元兑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