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学 1 / 6 1,中古“十六摄”三十六声母 四声 十六攝 古代(宋代編的《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的等韻學根據韻腹的相近和韻尾的相同或相對應(即陽聲韻跟入聲韻韻尾雖不同,但發音部位相對應),把《廣韻》206 韻分為十六攝: 1.通攝 包括東冬鍾(舉平以賅上、去、入。下同) 2.江攝 江 3.止攝 支脂之微(陰聲韻目無對應入聲。下同) 4.遇攝 魚虞模 5.蟹攝 齊佳皆灰咍祭泰夬廢(後四韻沒有相應的平、上聲韻) 6.臻攝 真諄臻文欣魂痕 7.山攝 元寒桓刪山先仙 8.效攝 蕭宵肴豪 9.果攝 哥戈 10.假攝 麻 11.宕攝 陽唐 12.梗攝 庚耕清青 13.曾攝 蒸登 14.流攝 尤侯幽 15.深攝 侵 16.咸攝 覃談鹽添咸銜嚴凡 ng和 k收尾:通摄 江摄 宕摄 曾摄 梗摄 n和 t收尾:臻摄 山摄 m和 p收尾:深摄 咸摄 只有开口没有合口:效、流、深、江四摄 只有合口没有开口:遇、通二摄 其他的开口合口都有 阴声韵:不以鼻辅音为韵尾的韵——开尾:没有韵尾的:果中歌、戈,假中麻,遇中模、鱼、虞;元音尾:) 阳声韵:以鼻辅音为韵尾的韵 入声韵:收塞音韵尾 p、t、k的韵(相对:舒声韵) 咸摄开口三等:盐琰艳叶 iem iep 深摄开口三等:侵寝沁缉 山摄开口三等:元阮愿月 臻摄合口三等:文吻问物 宕摄合口三等:阳养漾药 梗摄开口四等:清迥径锡 通摄合口一等:东董送屋 u u k 三十六声母 “三十六字母”相传为唐朝僧人守温所创,故又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根据现在的研究,“三十六字母”并不合于唐朝的声类,另外,守温的著述残卷也已经被发现,上面只记述了三十个字母,而且和“三十六字 母”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守温三十六字母”当出于后人的伪托。至于“三十六字母”究竟何人所创,至今未有定论。 声母(守温三十六字母、《广韵》三十六字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七音 帮[p] 滂[p‘] 并[b] 明[m] (重唇) 非[f] 敷[f‘] 奉[v] 微[] (轻唇) 端[t] 透[t‘] 定[d] 泥[n] (舌头) 知[ ] 彻[ ‘] 澄[ ] 娘[ ] (舌上) 精[ts] 清[ts‘] 从[dz] 心 [s] 邪 [z] (齿头) 照[t ] 穿[t ‘] 床[d ] 审 [ ] 禅 [ ] (正齿) 来[l] (半舌) 日[ ](半齿) (分二等、三等: 庄[t ]照二 初[t ‘]穿二 崇[d ]床二 生[ ]审二 章[t ]照三 昌[t ‘]穿三 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