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咨询独家评论:农业板块IPO 企业为什么如此容易造假? 2012 年股市跌跌不休,农业及相关板块由于业绩稳定,在弱市表现出较强的抗周期性。但是历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累计爆发了14 起农业板块IPO 企业造假上市或者上市后造假的严重案件。 但蓝田股份、胜景山河、绿大地、新大地、银广夏、草原兴发、金果实业、赣南果业、洞庭水殖、武昌鱼、如意集团、中农资源、中水渔业及九发股份等上市造假案例都属农业及相关板块,下面我们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造假公司进行详尽的财务分析,试图还原这些造假公司的造假面目,揭开农业板块拟上市企业神秘的上市造假手段。 汉鼎咨询分析认为,农业板块IPO 企业财务造假的不二法门是操纵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而虚增收入及利润。 农业类公司造假有独到的条件,农产品的交易很多是零散的现金交易,这给做假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农业公司受其生产资源和其产品升值空间有限性的制约,使其不可能像工业企业那样迅速扩张,而在资本市场里,如果一个公司不能实现高速扩张,那它就必定不受欢迎,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要求,造假似乎就成了一个捷径。 为实现此目的,蓝田股份采用伪造产权证明与银行账户来虚增资产,采用钱贷两清的现金交易模式伪造销售数据,虚增收入; 胜景山河通过虚构向农户现金采购原材料的方式套现大量现金来支持虚假的销售回款,达到虚增资产与利润的目的; 银广夏通过人们不熟知的生物技术产品伪造销售数据,虚增收入; 绿大地通过虚增土地估价、伪造银行印章及对账单、隐瞒关联方交易和伪造合同和虚开发票的方法粉饰财务报表。 下面汉鼎咨询通过 2 个案例还原农业板块企业如何造假: 蓝田股份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 年,于1996 年6 月 18 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证券代码 600709,2003 年5 月 23 日终止上市。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长盛不衰的绩优神话,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 元以上,最高达到 1.15 元。2002 年3 月,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 称变更为“ST 生态”。2002 年 5 月,因连续 3 年亏损,暂停上市。真正揭开蓝田业绩之谜的是 ST 生态 2001 年经追溯调整披露的年报,如表 1-1 所示。 表 1 -1 追溯调整前后的蓝田利润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18.5 0.24 18.4 0.4 0.55 净利润(亿元) 5.1 -0.22 4.3 -0.1 -0.8 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