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异常波动停牌制度有效性分析 内容提要 沪深证券交易所自1998年执行异常波动停牌制度以来,上市公司在异常波动停牌后往往发布无实质性内容的公告,使大量的异常波动停牌流于形式,在资讯系统日益发达且机构投资者逐步主导的当前市场,异常波动停牌的作用需要重新审视。 本文从价格波动性、交易流动性、定价有效性、停牌助涨性和停牌助跌性五个方面来探讨异常波动停牌制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停牌对减少市场波动和减少市场非理性投资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且在连续触及跌停板而导致的停牌中有显著助跌作用。虽然异常波动停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的定价效率,在助涨性检验中最终也有反向修正异常收益率的效果,但都存在着延迟反应,在停牌当日并没有显著改善市场效率,也未能阻止不当交易行为发生。 通过研究,报告认为异常波动停牌对市场微观交易结构的改善和对投资者的警示作用都比较有限,而从异常波动停牌的原因来看,占 90%以上的异常波动停牌是因为连续三日触及涨跌停板而导致的停牌,在存在着涨跌停板前提下,涨跌停板的功能和异常波动停牌的功能重叠,且异常波动停牌功能大部分已被涨跌停板所取代,故本报告建议取消无实质性公告且连续三日触及涨跌停板的异常波动停牌。 沪深股市异常波动停牌制度有效性分析 1 目 录 1 引 言 .................................................. 2 2 文献综述 ................................................ 4 3 研究方法和实证模型 ....................................... 6 4 实证分析结果............................................. 8 4.1 停牌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 .............................. 9 4.2 停牌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 11 4.3 停牌对股票交易效率的影响 ........................... 13 4.4 异常波动停牌的助涨效果检验 ......................... 16 4.5 异常波动停牌的助跌效果检验 ......................... 16 5 结论和建议 ............................................. 18 5.1 研究结论 ........................................... 18 5.2 建议 .............................................. 19 5.3 研究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 20 参考文献 .................................................. 21 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