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选调考试教育综合模拟试卷含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增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2.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忽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故意注意B.无意注意C.爱好D.知觉3.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包括()。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D.爱好、发现、研讨4.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原则D.课程5.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① 学生是发展的人② 学生是独特的人③ 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关系。A.正有关B.负有关C.倒 U 型D.无关7.如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环节的是()。A.确立评价目的B.确定评价情境C.控制评价过程D.运用评价成果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种是经典的迁移现象,这个成语是()。A.举一反三B.聪颖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9.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整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措施是().A.学习动机B.学习方略C.学习理念D.学习目的10.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增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保护未成年人,重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照的基本原则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怀、爱惜学生,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协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予以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1.班级讲课制的特征可以用如下几种字概括().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12.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应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发明性C.师范性D.主体性13.下列句子中运用借喻修辞措施的是()。A.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