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事迹,抗日战争先烈故事抗日英雄事迹你们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您带来的抗日英雄事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更多抗日英雄事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抗日英雄事迹一【赵尚志】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 1940 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向之的主笔笔名,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 1932 年 8 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到 1934 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 年 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bd&bd抗日英雄事迹二【八女投江】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 8 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 2 路军第 5 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