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分类管理现实思考坚持党管人才是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面临的新课题。能否把党管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关键在于牵头抓总的组织部门要遵循各类人才的不同成长规律,有机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实施人才的分类管理。笔者在调研分析后认为,现阶段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通过致力于以下六类人才的优化管理,努力开创群贤辈出的人才工作新局面。党政人才要突出抓加压。当前,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活力不足。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增强党政人才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潜能,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通过竞争上岗加压。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新机制,进一步扩大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的范围,使得确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有机会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要加快实行职务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使大多数不可能走上领导岗位的党政干部,能够通过职级的正常晋升获得相应的经济待遇,以避免党政机关千军万马挤“升官”这座独木桥。通过严格考评加压。要借鉴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党政干部的岗位职责,对每个职位要编制量化的岗位要求,建立便于操作的考评指标体系。要坚持把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考评的重点。通过社会评议加压。要定期组织各方面群众代表对党政机关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进行追查并严肃处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监督作用,使党政干部始终置于社会舆论、新闻监督、群众监督之下,促使他们终日乾乾、进取不息。企业创业人才要突出抓素质。要致力提高政治素质。各级党组织可依托从中央党校到地方各级党校这个比较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分层次对创业领军人才进行政治理论培训,自觉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要致力提高管理素质。科学的管理是保持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而管理素养的“先天性缺陷”是制约当代中国创业领军人才向更高层次发第1页共4页展的最突出因素。各级党委可以通过成立“企业家论坛”、“企业家联合会”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群体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邀请在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或企业高管来讲学或研讨,丰富创业领军人才的管理知识,开阔视野。批量、多渠道地把创业领军人才送出国门,感受氛围、开拓眼界,使他们的素质与国际接轨。要致力提高身心素质。一方面,要注意关心创业领军人才的身体健康,定期为创业领军人才组织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咨询。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创业领军人才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可通过各种途径,组织他们开展回馈家乡、回馈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活动,在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营造和谐的创业发展环境。专业技术人才要突出抓推介。目前,高层次专业人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分布也不合理。不少专业人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工农业生产一线专业人才的比例很小。加之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专业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存在着“业内公认、社会不知”的现象。一方面是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在局部单位人才相对过剩,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不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中,各级党委要努力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加速人才合理流动的同时,可以通过系统的推介活动,使用人单位更加方便地找到所需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更加方便地找到更好施展才华的舞台。着力提高专业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各级党委要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将本地区专业人才向社会大众进行集中推介,改变专业人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局面。可将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的事迹和学术成就汇编成册,发放给本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和经济事业组织,使专业人才增加社会认同感和事业成就感,营造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全面搭建专业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充分发挥人才配置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可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联系基层经济、社会组织制度,组织专业人才与急需技术扶持的基层企业、学校、医院、农村合作组织、种养殖业大户等挂钩联系,开展定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