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工作报告亮点解读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汇报人:XXX时间:20XXXX.XX2021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前言目录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今年要办的50件大事两会十大经济民生“潜台词”01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第一部分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信号一十四五期间着重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信号二重设GDP增长目标,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预设目标一方面考虑了当前我国经济在疫情冲击后的恢复情况,表明了我国抗击疫情已基本取得胜利,有信心实现更高的增长。另一方面预设目标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推动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此外,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有助于保障民生目标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在贡献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上,2020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2021年将继续推动消费增长。随着疫情冲击逐渐退散,基建投资等或将降低力度,此外,房地产行业体量虽大,但是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热点城市调控严格,同时企业融资环境收紧,或将促使房地产开发投资放缓,综合之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或许将减慢,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可能需要靠创新驱动。海外疫情也逐渐向好,海外经济逐渐恢复将增加海外的购买力,同时也会带动海外供应的增长,2021年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力度或将减缓。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信号三“房住不炒”基调延续,供给端调控为重点从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意图来看,“房住不炒”坚定不动摇,严厉遏制超脱理性范围、超越刚需改善等满足“居者有其屋”诉求之外的住房消费行为。在“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融资政策监管之下,多数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难度将会有明显提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通过增加土地供应保障性住房供应,以及规范租赁住房市场的方式提高住房的有效供应,解决大城市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央重视大中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供应,那么地方政府在未来在土地供应方面,可能会加大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用地的占比,又或者是在宅地出让环节增加竟配建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等条件,也不排除未来会通过税收支持等方式降低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用地的成本来增加企业拿地的积极性。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信号四财政赤字率下降,但财政政策不急转弯随着疫苗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抗击新冠疫情已取得一定成效,疫情纾困等财政支出将逐渐收缩,2021年财政赤字率安排在3.2%左右,较2020年有一定下降。与此同时,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不急转弯。意味着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的支持方向不改变,但或许在纾困诉求下降后,财政政策会逐渐降低支持力度,以使经济自我恢复。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信号五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政策一是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二是注重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平衡。随着疫情冲击逐渐降低,未来或许也会逐渐降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信号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方面一是以人为核心,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二是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明确城镇化的大方向;三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2020年有越来越多的省市全面放开或者放松落户限制,有助于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入。另外也有部分大城市采用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的差异化入户政策以吸引人口流入。未来或许中小城市放开落户、大中城市区域内部差异化落户会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八大信号信号七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未来长期发展的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既包括区域内部核心城市与卫星城市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长远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