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消费欺诈行为认定及赔偿

论消费欺诈行为认定及赔偿_第1页
1/6
论消费欺诈行为认定及赔偿_第2页
2/6
论消费欺诈行为认定及赔偿_第3页
3/6
论消费欺诈行为认定及赔偿作者:朱志琼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 年第 16 期摘要本文从消费欺诈行为的认定入手,梳理分析我国有关消费欺诈行为认定、惩罚性赔偿等现行法律规定适用的争议之处,明确界定消费欺诈行为责任的构成要素,综合考虑过罚相当原则等各种因素确定最终的惩罚性赔偿数额。从消费者、销售者和公益诉讼角度完善消费欺诈行为及惩罚性赔偿理论,强化对消费者倾斜保护的理念,充分发挥消费欺诈赔偿规定的作用。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者简介:朱志琼,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l009-0592.2018.06.111消费欺诈是一种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由消费欺诈行为引发的惩罚性赔偿问题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虽然 2013 年 10 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对有关消费欺诈的条款进行了扩充以及《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对消费欺诈行为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2015 年 1 月 5 日,国家出台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该《办法》共 22 条,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自 2015 年 3 月 15 日起施行。1996 年 3 月 15 日《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 50 号)予以废止。一、欺诈消费者行为概念界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68 条,如果在实际生产经营中,一方人员明知道某些信息是错误的,而故意将错误的信息告知对方,或者为了达到某种利益而故意隐瞒错误信息,导致对方出现错误的行为,那么该类案件就构成了欺诈行为。具体来说,欺诈行为的构成应当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具体如下:第一,一方当事人有故意欺诈的意思。也就是说,一方人员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知道自己对对方的陈述是错误的,并且通过自身的陈述很可能会导致对方做出某些错误的举动,或产生某种错误的结果,而故意对对方陈述错误的事件。这里面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即故意陈述错误的信息、导致他人产生错误的举动。第二,欺诈人员实施了欺诈行为。具体是指,欺诈人通过错误的陈述对对方实施了欺诈行为,导致欺诈已经发生。比如,欺诈人故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消费欺诈行为认定及赔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