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专题 河流专题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高考专题复习三——河流专题 以水资源为线索,综合考查我国或世界典型地区的河湖水文、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的关系,以及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复习这一专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背景材料和立意中心,须引起关注:如水系的基本特征,水文特征,水资源紧张,河流断流,跨流域调水,水污染加剧等问题。 (一)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以从这几方面了解: 河流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划分、汇入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流经主要的大地形区;流经主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穿越大的铁路干线;河网的疏密、水系形状;是否有湖泊与河流相通等。 例如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是上中下游划分的界限。 主要的支流上游有雅砻江、岷江(宜宾)、嘉陵江(重庆)、乌江,中游有汉江(武汉)、湘江(城陵矶)、赣江(湖口)。 长江流经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等 11个省市自治区,流经主要的大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长江流域沿线工业区有长江沿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有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商品棉基地有江汉平原、长江下游和江苏沿海平原。旅游区有三峡、黄山、庐山、都江堰、上海等众多景点。 长江自西向东穿越铁路线有青藏、宝成——成昆线(攀枝花)、川黔线(重庆)、焦柳线(枝城)、京广线(武汉)、京九线(九江)、京沪线(南京)等。 我国南方,降水多,水系发达、河网稠密。 扇形、树枝状、向心水系易发生洪水灾害——海河、淮河、长江中上水系发达 中下游干流有湖泊相通的河流--调蓄洪水作用,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 (二)水文特征 1. 径流量:从气候角度分析 径流量 = 降水量—蒸发量 (1)气候湿润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较小、径流量较大 例:长江、珠江(秦淮以南) 降水大,流经湿润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东北) 蒸发小,降水较多,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辽河、海河、淮河(秦淮以北) 降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区 (2)季节变化:补给、气候——水位 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活动),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无论是降水还是径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