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加工工艺及利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谈褐灰色,平滑不裂。叶草质,椭圆形,有锯齿。秋季开花,花大型,白色。载果有毛,种子 1~3枚。产于我国中部。喜酸性土,不耐盐碱。油茶为著名木本油料作物,油质好,我国广为栽培。我州自七十年代开始引种栽培,但由于管理不善存留很少。我州可结合退耕还林工作开发油系的种植和加工。油茶油为食用油和医药化工用油。茶饼中 14%左右的皂贰为合成多种留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药源。加工:(-)种子油的革取:曰溶剂革取:剥去种皮,粉碎后用乙醚,石油醚浸提24小时,过滤后回收溶剂得种子油。目压榨提取。四川一般为带壳压榨。壳的含油量低,带壳压榨会吸附走油份,影响出油率;籽壳质粗坚硬,造成机件磨损,耗用较大的动力:(1)焙房烘干:烘去菜籽一部分水份,以利脱壳。若茶籽水份含量在15%左右时,可不经过焙烘。(2)清理:种用风选、筛选、磁选、除去杂质。(3)脱壳:采用剥壳机、风机、茶壳分离器等,也可采用旧式木风车,使壳仁通过风车之后分离,脱掉种壳(4)压扁:分离后的茶仁经压扁机压扁,压扁后的茶仁呈龟裂状,从而大大增加了茶仁的内外表面积,便于吸收热量与调节水份,同时压扁能把大小不同的茶仁都压成 0.3~0.5厘米厚,这样在炒料过程中可减少生熟不一的现象。(5)蒸炒:一般在平底炒锅中蒸炒,待料胚露出油光,手摸发烫,温度在115~ 125℃左右,水份含量为 3%时,即可入榨,蒸炒是整个工艺中比较关键的一个工序,蒸炒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出油率,务必重视。(6)压榨:采用 95型榨油机、转速为 40~42转/分进行压榨较适宜。(7)过滤:一般使用 307型、635型等板框式滤油机过滤,滤出的茶油澄清透明,得到的油为毛茶油。③毛油处理,毛油水份含量较高,色泽和气味都不够正常,精炼后才能达到食用的要求。一般用碱炼法精炼,碱炼法能去酸,去杂质、去部分色素和气味。其精炼工艺过程如下:毛茶油—-→加碱中和—-→升温——→静置沉淀——→净油—-→水洗—-→干燥———→味过滤—-→精油—-→皂脚—-→加热盐析——→撇油——→皂脚操作条件:(1)备料:毛油加入中和锅后拌揽均匀,计量,测定酸价,并计算下碱量调整油的初温,一般为 30℃左右,夏天下碱温度就是当时的油温。(2)加碱中和:碱液浓度一般为 12~18度波美。一般10个酸价以下的为 12—14度波美。10个酸价以上的为 16—18度波美。喷淋碱液时要求在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