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小康社会关于补短板心得四篇心得体会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建设质量,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个字上。既然是全面建成,就要在短板上下功夫,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等方面短板明显。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深度贫困是当前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小康建设短板,是其中一项必须要完成的重点工程、必须要啃的硬骨头。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要逐县逐村落实脱贫攻坚规划,加大帮扶力度,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瞄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打牢精准基础,对症对因下药,确保扶到点上。要坚持国家制定的扶贫标准,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实事求是,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确保在脱贫道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补齐民生短板。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代表生活水平的三大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现在的车子、房子、票子,变化之大超出想象。与此同时,民生的短板也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民生短板从温饱问题向生活质量问题转变、从收入增长速度向收入分配机制转变。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腾飞,但毋庸讳言,快速发展过程中以牺牲资源第1页共6页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污染物排放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坚决的执行力、系统的协同推进落实好各项环保措施,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心得体会二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xx》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还要清醒地意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许多短板、弱项需要补强。要在处理三对关系中,找准补短板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方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落实好补短板这项硬任务,需要我们在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中,找准工作方向。要在把握三个维度中,明晰补短板的任务。明确任务有助于压实责任,在找准补短板的方向后,我们要围绕以下三个维度,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要在贯彻四项要求中,抓住补短板的重点。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时光不负奋斗者,岁月眷顾追梦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努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体会三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习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短板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我们要采第2页共6页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持续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动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特别是住房、饮水安全问题。已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