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云建设构想 一、 概述 1.1 引言 政务云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优化、整合,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云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政府各级部门提供可靠的基础 IT 服务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弹性与快速交付。政务云同时能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督,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将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2 现状 在《2006-2020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政策条例的引导下,以及整个社会宽带基础服务覆盖率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成就显著。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将在国家信息化发展道路上,助力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2010 年10 月18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北京、上海等地都将电子政务作为推进云计算应用的主要领域;上海、成都、北京先后成立了自己的“云基地”,为云模式的政务平台建设探索发展之路。 从全国的云计算建设的情况来看,虽然各地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但当前阶段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 人云亦云:以云计算立项,但实际上是数据集中的建设,将基于数据集中的项目均称之为“云计算”,概念的包装远偏离云计算技术与服务模型本身。 2. 虚拟化即云:利用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如 VMw are ESX 等),对现有机房的服务器及新增服务器进行虚拟化整合,将现有的业务应用由物理机部署迁移至虚拟机部署。但并没有实现云计算的“自助申请、自动化编排、快速交付”的核心价值,不是真正意义的“云计算”。 3. 云上的业务缺乏:采购了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软件、云平台软件搭建了真正的云平台,但此平台上并没有运行关键的业务应用,各委办局也不愿意并自己的业务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云”的效应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4. 建设分散:同一个省份、同一个体系内有多个云计算项目建设,大小不一,标准与架构也都不同,云计算中心资源及运维缺乏纵向统一管理,更谈不上上下互通资源共享。无法利用这些众多的资源来解决突发冲击和备份的问题,达不到云计算真正按需分配、弹性扩展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