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发展 (一)电子政务的缘起 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e-governor) 是近几年兴起的概念,它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从1993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开始,电子政务就迅速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并随之波及众多发展中国家。各国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它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电子政务发展就经历了萌芽期、孕育期,并随着电子政务被列为世界‚信息高速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的第一位,它的发展进入了启动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中国从1997 年正式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 2001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张,并在部分城市开始电子政务示范工程;2002 年更是被称为‚电子政务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中国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和当年的工作重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学界对电子政务的研讨都随之达到了高潮,这一高潮至今未退,只是趋于平稳和更加理性化。 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的重视,主要是因 2 为这场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政府管理变革,推动了当代全球政府管理逐步从工业社会的传统模式向信息社会新的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一方面由于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者,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洁、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同时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电子政务的鼻祖可以说是克林顿,他并不是要直接建立电子政务, 而是在改革政府的过程中发现电子政务可能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推动了新一轮的政府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 理 念 。 其 中 的 一 大 特 色 就 是 在1993 年 首 倡 电 子 政 务( E-Government ) , 并 且 戈 尔 在 后 来 的 总 统 竞 选 中 , 特 意 将E-Government 当作自己拉选民最具号召力的口号之一,声称要让联邦机构最迟在2003 年全部实现上网,使美国民众能够充分获取联邦政府掌握的各种信息。克林顿政府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推动美国信息科技的进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