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皮带秤校验操作过程: 1. 校验之前对秤架进行清理,用水平尺对秤架进行水平校验 2. 从称架两边的+1 托辊拉根线绳,以判断秤架水平 3. 对秤重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进行测量,保证两个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误差不超过±0.1mV 4. 对测速开关的检查,要求与滚轴之间的连接必须无松动,对连接螺丝进行紧固 5. 建测试周期:测试周期应不小于 3n 或不低于 360s且应取整圈数。首先量皮带长度,精确到 mm。在皮带上做一显著标识,开启皮带并以最大速度运行,当标识通过某一参考点时,用秒表开始测量皮带整圈数的运行时间,将皮带一周的长度,选择的运行圈数及运行圈数所用的时间输入仪表,并进行一次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即完成了测试周期的建立。 6. 零点调试前让皮带运行至少 30 分钟;开始调零,在零点误差小于0.1%且零点累计值应该在 10kg 以下;然后在不改变零点值的情况下进行零点多次校准,看零点重复性,零点重复要进行5 次以上,重复性误差应该在 0.05%以下,观察零点稳定性;如果稳定差,则一定是现场皮带秤机械部分或电气部分安装过程中存在问题,一定要现场检查安装部分存在的问题,绝对不可以进行间隔标定。确定零点稳定后,记录零点值。 7. 间隔校准:间隔校准前应选择间隔标定方式。标定方式一般有:挂码标定.链码标定.实物标定。 8. 链码标定: (1)链码量的计算: Q =G /(3.6* V) Q=链码重量(kg/m)——满流量需要链码量 G=皮带输送量(T/h) V=皮带速度(m/S) (2)每条链码都有规格,单位为(kg/m) 链码标定常数=Q*N*L Q=链码重量(kg/m) L=皮带周长(m) N=测试周期内皮带运行圈数 (3)将链码固定,固定链码要求链码把+1 到-1 之间的托辊全部覆盖上(包括+1 和-1 托辊) 9. 开启皮带,观察链码运行情况,保证链码运行轨迹为一条直线 10. 操作仪表进行标定,达到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后再连续 3 次,以观察其重复性,记录标定旧结果和间隔值 11. 移去链码,投入使用 mini11-101 表的操作简介 一.获取测试周期 1.测试周期是一个来自速度传感器的脉冲数值,与皮带运行的长度成正比,输送机必须以最大速度运行。 2.在皮带上清楚地用粉笔或喷漆标上记号作为参考点。 3.以最大速度启动皮带,空转。 4.按: 键 显示 CAL ZERO CALIBRAION 零点校准 ↓ SPAN CALIBRAION 间隔校准 ↓ MATL CALIBRAION 实物校准 ↓ POS SPAN 待称重间隔 (见说明) ↓ 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