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竹韵”氛围,渗透“以竹育人”——武平县高梧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小结武平县高梧小学,创办于 1933 年 8 月。2009 年 8 月熊新小学(原名熊屋小学)和高梧小学合并,延用校名“高梧小学”。如今,学校背靠虎头岭,地处高梧片区中心,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自 2011 年搬迁到现校址以来,依据高梧片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竹植物,制作、使用竹用具习惯的传统,结合学校实际,启动“以竹育人”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学校积极挖掘“竹韵”内涵,确立“立德为根树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尚德立志自信自强”的校训,形成了“博爱团结敬业创新”的教风、“乐学善思谦虚上进”的学风和“文明爱校求真务实”的校风。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打造办学特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竹韵”文化为主体的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自然情趣的校园特色,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现将创建工作情况小结如下:一、精心编辑校本教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则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我们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竹韵》作为教材。在 2014 年编撰了第一本校本教材《竹韵》,在全校推广使用。经过二年多的努力探索,2016 年 5 月又编写出以竹笛、竹快板、竹竿舞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本校本教材《竹韵(2)》,旨在适应于本校的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继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二、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竹韵”氛围。高梧小学自 2014 年3 月确定“竹韵”特色学校文化主题后,结合创建活动,围绕“以竹育人”,努力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竹韵”品牌。校园自然景观的布局,以竹子为载体,以“竹韵”文化为内涵,以强化育人功能为目标,精心设计每一个景点,几年来,我们在校园里种植毛竹、麻竹、葫芦竹、钓鱼竹、赤竹、小琴丝竹近千株,形成具有“竹景、竹情、竹韵”的校园环境,师生们只要踏进校门,就时时与竹为邻,处处与竹相伴。及时更新校园文化布置,定期更新校园德育墙、文化墙内容,积极营造虚心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我们把“竹韵”文化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成长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营造良好的竹韵氛围。强化了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让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