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 39、40、41 页。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比和比例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比例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很多生活中的数量,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具体数量学习经验基础上,用“函数”的眼光去理解数量关系中量与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两个变量背后的不变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初步体会函数思想正比例关系有三个要点:第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三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学过的数量中有些数量是相关联的量,根据一种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另一种量的变化,其中一些数量的比值不变,进而建立正比例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描绘出正比例关系图象,加深对正比例关系的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数量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研究,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文具店中数量、总价、单价的情境,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抽象得出正比例意义。2.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体会量的变与不变,感受数学的智力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教学难点:自主探究逐步抽象得出正比例意义,渗透函数思想。教学过程:一、回忆数量关系,引出新课1. 创设情境,回忆旧知。师:星期天,小丽来到文具店,她发现文具店里有很多数学问题,想考考大家。(1)笔记本的销售情况卖出的数量(本)1526445978剩余的数量(本)857456(2)与售货员阿姨比年龄售货员年龄(岁)3031323539小丽的年龄(岁)8910(3)两种笔五天的销售量中性笔数量(支)2335402564钢笔数量(支)1114184)一种型号铅笔销售量与总价数量(支)1234总价(元)0.511.5请你根据表格中两种数量的关系,把表格填完整,并列出数量关系式,注意:思考后没法确定怎么填的在表格下简明说明理由。【学情预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量关系,完成这几个问题并不难,通过思考表格中两种量的关系引发思考,感知相关联的量。2. 汇报数量关系,填表结果。【学情预设】学生通过思考得出:(1)卖出数量+剩余数量=100本(和一定);(2)售货员年龄-小丽年龄=22(差一定);(4)总价—数量=0.5(比值一定);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