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规范 【导读】: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容屏方面的相关知识,正文主要分为电子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电子设计部分包含了原理介绍、电路设计等方面,结构设计部分包好了外形结构设计、原料用材、供应商工艺等方面 【名词解释】 1. V.A 区:装机后可看到的区域,不能出现不透明的线路及色差明显的区域等。 2. A.A 区:可操作的区域,保证机械性能和电器性能的区域。 3. ITO:Indium Tin Oxide 氧化铟锡。涂镀在 Film 或 Glass 上的导电材料。 4. ITO FILM:有导电功能的透明 PET 胶片。 5. ITO GALSS:导电玻璃。 6. 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光学透明胶。 7. FPC: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8. Cover Glass(lens):表面装饰用的盖板玻璃。 9. Sensor:装饰玻璃下面有触摸功能的部件。(Flim Sensor OR Glass Sensor) 【电子设计】 一、电容式触摸屏简介 电容式触摸屏即 Capacitive Touch Panel(Capacitive Touch Screen),简称 CTP。根据其驱动原理不同可分为自电容式CTP 和互电容式CTP,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单点触摸CTP 和多点触摸CTP。 1、实现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的采用多层 ITO 膜,形成矩阵式分布,以 X、Y 交叉分布作为电容矩阵,当手指触碰屏幕时,通过对 X、Y 轴的扫描,检测到触碰位置的电容变化,进而计算出手指触碰点位置。电容矩阵如下图 1 所示。 图 1 电容分布矩阵 电容变化检测原理示意简介如下所示: 名词解释: ε0:真空介电常数。 ε1 、ε2:不同介质相对真空状态下的介电常数。 S1、d1、S2、d2 分别为形成电容的面积及间距。 图2 触摸与非触摸状态下电容分布示意 非触控状态下:C=Cm 1=ε1ε0S1/d1 触控状态下:C=Cm 1*Cm g/(Cm 1+Cm g),Cm 1=ε1ε0S1/d1,Cm g=Cm 1=ε2ε0S2/d2 电容触摸驱动IC 会根据非触控状态下的电容值与触控状态下的电容值的差异来判断是否有触摸动作并定位触控位置。 2、自电容与互电容 自电容式 CTP 是利用单个电极自身的电容变化传输电荷,由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激励或采样电路来实现电容的识别(测量信号线本身的电容)。自电容式CTP 的坐标检测是依次检测横向和纵向电极阵列,根据触摸前后电容变化分别确定横向和纵向坐标,然后组合成平面坐标确定触摸位置。当触摸点只有一个时,组合后的坐标也是唯一的一个,可以准确定位;当触摸点有两个时,横向和纵向分别有两个坐标,两两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