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篇:赛扬/i3/i7差距到底多大? 虽说处理器似乎已经进入了“性能过剩”的时代,即使是老掉牙的移动版酷睿 2双核处理器,也能很好的应对如今 office办公、简单 PhotoShop处理 等应用,但科技的步伐不会停歇,老产品即使性能仍坚挺,也会被迅速取代并退出市场。正如我们常说的“买新不买旧”。 笔记本处理器 定位: 目前我们最常见的笔记本处理器为 Intel生产的二代智能酷睿 i3、i5、i7,以及奔腾系列(当然,还有更低端的赛扬以及 Atom),分别定位入门、主流、高端以及基础,至于 AMD的 APU加速处理器,后面单独奉上。 命名规则: i3、i5、i7就不说了,“B9”开头为奔腾系列,“B8”开头为赛扬,最后一位数字是“7”的,属超低电压版本(如 i5-2467M),TDP 17W,一般用于超极本以及其它超薄笔记本当中;后缀字母只有一个“M”的,是双核处理器,“QM”是四核处理器,如 i7-2630QM,“XM”是至尊 版处理器,也是唯一可超频的型号,如 i7-2960XM。 最明显共性: 这些处理器都是 64位的,基于 Sandy Bridge架构,32nm制程,并内置核芯显卡。不含核芯显卡的处理器型号暂未在市场上见到。 最明显不同: 二代智能酷睿 i系列(i3、i5、i7)均支持超线程技术,如 i7的四核八线程,拥有更大的 L3(三级缓存),支持 AVX指令集(高级矢量扩展),浮点运 算性能更强。此外,所有二代智能酷睿 i系列处理器搭配内置的核芯显卡,均可使用Intel Quick Sync Video硬件转码技术(经测试,该视频转码技术为当前 PC上最快速、质量也最高的视频转换技术),如果您有视频转换的使用需求,那么i3是最基础选择, 奔腾以及赛扬就可以放弃不考虑了。 VT支持方面,赛扬反而好一些 性能表现: wPrime是一款通过计算平方根来衡量一款处理器运算性能的测试程序,支持多线程以及多CPU技术,测试结果为完成指定运算所需要的运算时间,越短越好。 wPrime运算结果 从运算结果来看,由于不支持超线程技术,且主频较低,SNB架构的赛扬处理器性能约为酷睿 i3的 53%,而奔腾处理器也仅为 i3的 67%。 与标压 i3相比,同为标压的 i5性能领先幅度不是特别夸张,而 i7处理器性能几乎达到了i3的两倍多。 最后,超低电压的酷睿 i7性能略好于标准电压的 i3,但超低电压的 i5性能要略低于标压 i3。处理器篇:关于 SNB处理器的三大疑问 疑问 1:酷睿 i5-24xxM与酷睿 i5-25xxM区别 简单的理解,酷睿 i5-24xxM是面向消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