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脑硬盘发展史

电脑硬盘发展史_第1页
1/11
电脑硬盘发展史_第2页
2/11
电脑硬盘发展史_第3页
3/11
[硬盘] 电脑硬盘发展史 历史起源: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硬盘是由IBM 公司研制开发的RAMAC(RandomAccessMethodofAccou ntingandControl)。正如下图这个庞大的物体,我们很难想象它就是硬盘当初的模样。 世界上第一款硬盘 但是,正是这个基于这个由50个24英寸金属此片组成的庞然大物,才开启了硬盘领域的发展史。当然 IBM 也就当之无愧的坐上了硬盘鼻祖的宝座。 笔记本真正开始配备硬盘,是将近奔腾时代的事情了。在当时能配备上500MB 的硬盘空间可谓是高级享受,大多数的本本电脑的硬盘只有200多兆而已。不难想象当初本本硬盘的转速以及各类相关指标的低下。然而科技进步的脚步是没有人能阻挡的,随着与硬盘密切相关的各门相关学科的进步,笔记本硬盘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我们现在的主流硬盘 容量更大,能耗更小,速度更快的硬盘不断问世。不过本本硬盘由于其厚度以及尺寸的限制,肯定不可能跟台式机硬盘相提并论。以下,笔者将从多方面介绍笔记本电脑硬盘的相关参数以及随着时代的改进。 我们知道,硬盘技术的飞速发展乃至更新换代主要取决于不断扩容的单碟容量,而与这项参数直接挂钩的就是硬盘磁头。先进的磁头技术除了能够提供更高的单碟容量,还可有效提升盘片的数据密度。90年代运用在2.5寸硬盘的磁头是MR 磁头,然而很快它就被GMR(GaintMagnetoResistiv e,巨磁阻),所代替了。目前巨阻磁头还处在全盛期,几乎所有的硬盘都在使用该磁头。 碟片容量是以单碟容量的大小来描述的。磁盘单碟容量是指一张盘片双面容量的总和。单碟容量也能对笔记本硬盘的制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笔记本硬盘特殊的厚度要求,所以在盘体内不可能通过容纳较多的盘片来达到容量的上升。因此更大的单碟容量就意味着海量硬盘的可能性。同时相对面积储存密度的上升也能加快硬盘的读取速度并相应的减少寻道时间。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本本硬盘单碟容量都达到了20G,当然也有10G 单碟与高达60G 的单碟容量。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盘片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反,在等容的情况下单碟容量大的硬盘必定表现更优秀。所以有可能出现5400rpm 的性能优于7200rpm 硬盘的情况。目前市场上所能够见到的最高容量的本本硬盘容量已经达到了100G,东芝 MK1031GAS 就是高容量的典范。 硬盘的接口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即将洗牌完成的局面,我们一晃眼已经看到了 SATA 时代的到来。 然而我们以前所熟悉的ATA/IDE 接口也将永远的成为历史,INTEL 在2000年 I...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脑硬盘发展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