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和无机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值及资料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电解质包括血清钾(K+)、钠(Na+)、氯(Cl-)、钙离子(Ca2+)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无机微量元素包括磷(P)、镁(Mg)、锌(Zn)、铜(Cu)、铁(Fe)等;尿电解质主要包括尿钾(K+)、钠(Na+)、氯(Cl-)、钙离子(Ca2+)和尿磷(P)。 【项目名称】血清钾 钾在参与蛋白质和糖的代谢,维持心肌和神经肌肉正常的应激性,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英文缩写】K 【参考值】3.5-5.5 mmol/L 【临床意义】 1.病理性降低: (1)钾的摄入不足,如饥饿、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另外严重感染、败血症、消耗性疾病、心力衰竭、肿瘤等疾病的晚期以及手术后长期禁食等。 (2)钾的过度丢失,如严重的呕吐、腹泻及胃肠引流等。 (3)钾的细胞内转移,如家族性周期性四肢麻痹、肌无力症、给予大量葡萄糖等。 (4)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柯兴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 (5)肾脏疾病: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②肾小管酸中度。 (6)碱中毒。 (7)药物作用:①长期使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地塞米松等;②使用利尿剂;③大剂量注射青霉素。 2.病理性升高: (1)肾脏功能障碍; (2)细胞内钾的移出:如重度溶血反应、组织破坏、灼伤、运动过度、注射高渗盐水或甘露醇使细胞脱水。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即阿狄森病。 (4)组织缺氧:如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急性肺炎、中枢或末梢性呼吸障碍、休克及循环衰竭、全身麻醉时间过长。 (5)酸中毒。 (6)含钾药物及潴钾利尿剂的过度使用,如注射大剂量青霉索钾或长期应用安体舒酮、氨苯喋岭等。 【采血要求及注意事项】空腹12 小时取静脉血。 【项目名称】血清钠 钠的生理功能是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当血清钠的含量发生变化时,体内这些平衡就会被打破,出现病态。 【英文缩写】Na 【参考值】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1.病理性降低。血清钠低于 130mmol/L 时为低血钠症,最低可达 100mmol/L,常见于: (1)胃肠道失钠,如幽门梗阻、呕吐、腹泻,胃肠道、胆道、胰腺术后,造瘘或引流等。 (2)尿中钠排出增多,原因有: 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低;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阿狄森氏病; ③糖尿病; ④使用利尿剂后; ⑤大量注射盐水后。 (3)皮肤失钠:大面积烧伤、创伤或出汗。 (4)钠的摄入量不足,如饥饿、营养不良、低盐疗法等。 (5)酸中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