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W 8.2.4-02.5 A 电镀件检验标准 / QW 8.2.4-01.5 A 0 6 1. 目的: 定义公司所有外协电镀件的检验标准。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外协电镀件的验收。 3. 抽样标准: 颜色、结晶、外观表面质量参照“ LS/QW 8.2.4-01”,(判定标准为 CR=0,MA=0.65,MI=1.5);镀层厚度,附着力抽样数为2pcs. ★质量小知识:缺陷等级 抽样检验中发现之不符合品质标准之瑕疵,称为缺陷,其等级有下列三种: (1) 致命缺陷(CR) 能或可能危害制品的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陷,称为致命缺陷,又称严重缺陷,用CR 表示。 (2) 主要缺陷(MA) 不能达成制品的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主要缺陷,或重缺陷,用MA 表示。 (3) 次要缺陷(MI) 并不影响制品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次要缺陷,或轻微缺陷,用MI 表示。 4.术语: 4.1 表面缺陷:镀件表面缺陷是指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 麻点,起皮,起泡,削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枝状,各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未镀覆的部位等。 4.1.1 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镀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4.1.2 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4.1.3 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现象。 4.1.4 起泡:在电镀中由地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 4.1.5 削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的破裂或脱落。 4.1.6 阴阳面:指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多数情况下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4.1.7 斑点:指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它是由一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粘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电镀件检验标准 / QW 8.2.4-01.5 A 0 6 4.1.8 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情况下形成的暗色,粗糙松散,质量差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4.1.9 雾状:指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状覆盖物,多数产生于光亮镀层表面。 4.1.10 树枝状的结晶:电镀时在阴极上(特别是边缘或是其他高电流密度区)形成的粗糙,松散的树状或不规则突起的沉积物。 4.1.11 海绵状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4.2 镀层厚度 4.2.1 主要表面:制件上某些已处理或待处理覆盖表面,在该表面上覆盖层对制作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重要的. 4.2.2 局部厚度: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