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联系村调研报告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帮扶联系村调研报告马马崖镇联增村是兴仁市妇联的帮扶联系村,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和镇党委政府的安排指导下,通过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中共兴仁市委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教组发〔20XX〕7号)部署要求,市妇联及时深入联增村,围绕如何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目标,认真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马马崖镇联增村是兴仁市较边远的贫困村,距兴仁市政府所在地62公里,位于马马崖镇西北面,国土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95亩(其中:田950亩,土5145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农村户籍人口647户2547人,居住汉、布依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45户1131人,其中:20XX年脱贫61户、306人,20XX年脱贫51户、263人,20XX年脱贫17户、90人,20XX年脱贫95户405人,20XX年计划脱贫21户67人。贫困发生率从44.1%下降至2.63%。20XX年人均纯收入7800元,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联增村共有65名党员,有一个党总支部、两个分支部,65名党员中有女党员7名、少数民族党员46名,按学历分:本科及以上1名、大专4名、高中2名、中职5名、初中及以下53名,按年龄结构分:35岁以下11人、36-45岁14人,46-55岁6人,56-60岁7人,60岁以上27人,党员现状:流动党员15人,老弱病残党员8人,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力党员3名,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户5人,退役军人党员12人,大中专毕业生党员11人,在家党员51人,外出务工14人。第1页共4页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产值较低。比如:联增有两个坝子,有一个坝子天干没灌溉用水、天下时又造成洪涝灾害,所以一直以来只能种植常规农作物--水稻,农业产值较低。二是地理区位相对边远,农业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化水平不高。受农户小农思想和土地条件的制约,土地集约化难、公司化生产没有形成,农户分散生产经营受市场和自然因素影响,稳定增收有一定难度。三是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导致村庄建设整体参差不齐,影响了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村寨环境卫生有待改善,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收集体系的欠缺,致使村寨环境卫生不理想。五是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部分群众自身发展愿望不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强烈。三、采取的措施和办法1、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市妇联支部要继续与联增村党总支部搞好结对帮扶,加强联增村党支部建设,一是要继续落实好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把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搞上来,让党员的心“聚”起来、身“动”起来,激发他们为群众服务,为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的斗志和勇气,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关系到党的农村工作和乡村振兴是否后继有人,为保持我们党旺盛的生机和活,要按照《XX省发展党员操作规程》(试行)要求,拓宽发展党员渠道,把技术能手、致富能人、科技示范户、乡土人才、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青年纳入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同时对入党积极分子实施分类培养,从源头上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目前,已转正了1名预备党员,培养了1名发展对象,党员的工作还需加大力度,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夯实脱贫攻坚战斗堡垒。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脱贫攻坚期间,联增村保证第2页共4页饮水安全、用电照明、通村路硬化的基础上,加快通组路建设、串户路硬化、路灯安装。三年完成通组路硬化9.2公里(其中:全村最边远一个村民组--八组的通组路有4.401公里),完成8个村民组串户路13.8公里,庭院硬化3600平方米、路灯安装510盏,通村路、通组路硬化率达100%,串户路和庭院硬化率达80%以上。为提升脱贫成效工作,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