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1.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一事实阐明( )A.在经济落后地区是难以发展先进文化的B.不一样的区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生活C.文化只有地区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文化与政治是互相交融的答案: B2.中文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围,所描绘的或者是详细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阐明( )① 文化是由人所发明、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明和发展文化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 ②③观点对的,但与材料不符。答案: D河北省地处中华腹地,悠久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河北民间艺术,多种地方戏曲、民间曲艺、工艺美术等历史绵长,有其独特的地方风格。据此回答 3~4 题。3.上述材料表明( )A.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逐渐培养出来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不一样区域的文化,展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解析: 注意把握材料主旨,A、B、D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 C4.被誉为“农民艺术象征”的武强年画,造型精美技艺超群的定窑、磁州窑瓷器,生动逼真的民间剪纸,美轮美奂的河北古建筑,它们既是燕赵文化鲜活的物态存在,又是燕赵子女多彩的文化生活写真。这阐明( )①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可辨别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①错在不可分;材料没有体现④。答案: B2010 年 3 月 6 日,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向中外记者简介了重庆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的状况。据此回答 5~6 题。5.薄熙来说,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时候中国多穷啊,我们在那么困难的状况下把国家建设起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寨精神、林县红旗渠精神,靠的是一口气。这表明( )① 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为重要 ②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一种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富有 ④物质文明是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