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事迹材料(蔬菜种植)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事迹材料(蔬菜种植)XX 镇 XX 村位于 XX 县北部,XXX 河北岸,304 省道穿村而过,总人口 4216 人,耕地面积 7618 亩。在这人均耕地不足 2 亩的村子里,一种新的种植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大棚蔬菜种植。从 XX 镇政府向南走 100 百米,映入你的眼帘的是一条条排列整齐的“长龙”,简直就是一片白色的世界。走近棚里,一座座钢筋铁骨支撑着大棚,一畦畦幼苗泛着绿油油的色彩。这就是小圩村回乡创业青年尹克伟描绘的美丽“画卷”。XXX,XX 镇 XX 村大许庄小尹组人,36 岁,4 口之家,初中文化。83 年初中毕业后,跟随本村瓦工走东奔西,常年在外打工。但是他不满足于做个小瓦工,经过不懈努力,自己当上了包工头,手里的积蓄越来越多。随着财富的积聚,尹克伟开始动起了脑筋,与其在外地东奔西跑,不如用挣来的钱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20XX 年的一天,尹克伟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条致富信息,搞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能够快速致富,善于动脑筋的尹克伟就琢磨开了。投资是有风险的,搞大棚种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能够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品种。于是尹克伟连续一个月跑外县和周边的集市,了解反季节蔬菜的市场行情,分析预期利润。根据初步扩算,一亩大棚投资需要 2900 元,纯利润可达 1500 元。经过一番考察论证后,说干就干,在征得妻子同意和支持后,两个人就开始着手谋划。由于自家地块零散,不适于搞规模种植,他就把这个想法向村支部汇报。村党支部一班人经过认真讨论研究,认为这种经营方式上符合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关政策,下符合市场需求,是扶植发展的对象,决定为尹克伟协调调换土地。有了组织的支持,尹克伟的胆子更大了,信心更足了,一上马就搞了 5 亩,他买竹杆,请专家,雇人员,跑种子公司。一个季节下来5 亩大棚蔬菜纯收入竟在 7000 元以上。尝到了甜头的尹克伟雄心勃勃。在接下来的 3 年里,他继续扩大投资,改进品种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把原来的竹杆支架逐步换成钢管结构,其预期使用年限在 20 年以上。经过 4 年的积累和发展,尹克伟的大棚蔬菜已发展到 20 亩左右,年纯收入可达 80000 元,尹克伟的致富经验和事迹在当地迅速传播开来。尹克伟致富不忘众乡亲,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几年的种植经验介绍给同村百姓。同门兄弟尹克军家贫如洗,两年前,尹克伟得知尹克军有种植大棚蔬菜的意向后,主动借 5000 元帮助尹克军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