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新工程”为导向实现党建与财政国资互促共进近年来,苏州姑苏区财政局(国资办)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理念,以筑强基层堡垒、点燃干事激情为关键,提升机关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探索打造“五新工程”,实现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进良好局面,全面助力“硬核”发展。主要做法1一是筑牢战斗堡垒,从基础工作到品牌建设,取得模范机关创建新成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新时代姑苏财政干部“三问”活动,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打造一支有信念、有担当、有创新、有作为的“四有”财政干部队伍。创建“金燕子”机关党建品牌,打造“四个一”:创办一个特色学堂-财政大讲堂,牵手一批共建支部-社区、国企支部共建,组建一支导师团队-“师徒结对”,启动一辆直通快车-“政策宣讲直通车”。以党建阵地为抓手,总结提炼“五位一体”、“123”等支部工作法,全面提升支部凝聚力。2二是发挥功能作用,从“独轮运转”到“四轮驱动”,构建经济发展新亮点。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财政国资工作,从单一预算保障“独轮车”,探索建立了预算、基金、专债、证券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四轮驱动”架构。落实疫情防控、“六保六稳”、“三大攻坚战”等工作,深化财政预算保稳定作用;发起设立“姑苏·古城保护与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古城保护建设、北部经济和文旅产业发展等;积极建立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库,实现社会民生保障升级;加快本区域REITs可行性研究,深挖国企潜力,壮大我区文旅特色产业。3三是坚持以政率财,从保障基本到助燃中心,注入财政工作新动能。紧扣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区中心工作提供强劲资金支持。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第一线”,开通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绿色通道。贯彻“苏惠十条”及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减免国资经营用房中小企业承租人租金并组织“回头看”检查。积极对上争取,加大老旧片区交通安防及环境美化综合整治等民生实事项目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古城保护水平和城市宜居环境。4四是履行监管职责,从项目带动到融合发展,实现国资国企改革新突破。建立“放飞财政金燕子重燃国企红引擎”党建书记项目,架起财政与区属国企双向沟通桥梁。引导国企聚焦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化管理的有机融合,以“古城复兴”战略为引领,围绕文化产业,打造文旅融合、市区融合试验田。推动产业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芯谷科技文化产业园、金狮校园文化产业园。积极对标先进地区,开展国资工作大调研,将国资监管向管资本转变,全面审视国企管理机制、风险控制、监督体系,指导国企建立内控制度。5五是强化财资质效,从预算管理到绩效管理,开创财政监管新局面。坚持以制度抓进度,以监管促成效,成立局制度建设领导小组,梳理政策制定时间进度表,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构建规范有序、廉洁高效的模范机关。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管理闭环,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典型案例设立“古城保护与发展基金”:积极发挥现代金融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引领作用,联合昆山市、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国发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姑苏·古城保护与发展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优质项目落地古城,不断提升经济开放活跃度,助推古城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反哺与共赢。▲签约仪式▲第一次合伙人会议助力国企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酒店及民宿项目载体,整合区域内外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自在、尊享、品质”的姑苏旅游品牌。创新姑苏剧场演出的形式,探索推行多类型沉浸式表演模式。搭建“繁华姑苏”集合品牌平台,开展“姑苏八点半”夜经济项目配套工作。多措并举将姑苏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模式结合,打造新的“姑苏印象”。▲“浮生六记”演出▲搭建观前“潮流集市”搭建姑苏人才基金西环科创带路演中心:出资参与姑苏人才基金建设,在国资产业园建立姑苏人才基金西环科创带路演中心,推进国企与上海瑞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瀚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意向签约。借力社会资本服务人才创新创业,推进人才基金投资于新一代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