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事迹朱树屏,号叔平,字锦庭,山东昌邑人,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入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工作。1938年到英国留学,先后在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学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海洋浮游生物和淡水生物研究,研制成功朱氏人工海水培养液。1946年,受聘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创办水产系。1949年,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51年到青岛,任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兼山东大学教授。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一、艰难求学朱树屏,1907年4月1日生于XX省昌邑县一个贫民家庭。6岁时由外祖父收养,就读于外祖父任教的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乙种蚕业学校,后又升入XX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朱树屏聪敏好学,锲而不舍,奋发上进。得同学资助去济南,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XX省立第一师范附设的数理专科。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各科成绩均为全级第一,蜚声全校。当时有人劝他在省府谋职,将来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但他坚定地表示从教,不从政。五卅惨案爆发后,日寇炮火打进校园。他随校内守军退出城外,后奔抵临时省府泰安。他亲眼目睹了日寇侵略造成的悲惨景象,立志发愤图强,救国救民。他被教育厅派到临清省立第十一中学,后转益都省立第十中学任数理、英语教员,深受学生爱戴。1933年,他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三年级。入学后发现设置的课程均已修过,遂又转入生物系二年级。他半工半读,刻苦用功,但常数日不得饱餐,教授们称赞他说生活最苦,学习最优。1933年暑期,朱树屏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得到中华海产生物学会资助,赴厦门研究海产生物。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这是他一生从事研究工作的开端。1934年毕业后,考入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浮游生物研究。抗日战争开始后,他随中央研究院迁至广西阳朔。1938年9月,朱树屏考取公费留学英国。此次公费留学是清朝庚子赔款的一部分。离开香港时,朱树屏站在船头,远望祖国大陆渐渐远离,愤懑凄怆之情使他不禁潸然泪下,尔后即提笔写道:食犬吐之食,勿忘其臭。忍辱负重,以庚款第1页共6页锥刺骨。效勾践,学韩信,许身报国。二、享誉欧美留英期间,朱树屏先后就读于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朱树屏有幸得到英国海产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淡水生物学协会主席、伦敦大学皇后学院水产生物研究室主任fe弗里奇(fritsch)教授的指导,开始步入学习研究浮游生物的高级殿堂。1939年转入剑桥大学,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和学习,很快修完了动物、植物两系的课程,又修了生物化学系课程,业余和假日全用于实验和研究工作上,成绩卓著。他曾踏遍英伦三岛海岸及大小湖泊,调查水质及生物生态,并自己设计制作水质分析仪器,后由英国化学仪器公司正式生产。20世纪40年代初,朱树屏经过钻研,用纯化学试剂配制了同天然水成分近似的培养液,即通称的朱氏人工淡水、朱氏人工海水。经世界许多学者的实验,证明这种培养液适合海洋与淡水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对于化学、物理要素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也非常适用。朱树屏研究了培养液矿质成分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阐明了不同类型水体中,不同浮游植物的分布规律,解决了一些有关营养与代谢等生理学及其他生物学、水化学方面的问题。朱氏10号是至今国际仍广泛应用的经典标准配方;朱氏人工海水为国际首创,是世界人工海水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至今在国际20多种人工海水中列首位。在世界海洋学领域,他是第一位并且是唯一一位以其姓命名成果的中国海洋科学家。配制人工淡水及培养浮游植物成功后,该成果即为伦敦自来水公司及英国淡水生物研究所采用,以后又用于英国和欧洲许多实验。1941年底,朱树屏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应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聘请,任雷兰克斯特研究员,继续从事海洋浮游生物研究。到职前他曾先到苏格兰的米尔堡海洋研究室,参加了那里的海产生物养殖等工作,同时研制人工海水成功1944年5月,他应聘任英国淡水生物协会水产化学研究部和浮游生物部主任,主持两个部的工作。朱树屏的研究工作受到英国淡水、海洋生物学界与科学界的尊重,曾多次获得英国海产生物学协会雷兰克斯特研究奖位。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