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裙竹荪、红托竹荪、棘托竹荪栽培技术(一) 2006-02-16 10:10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一、概述 竹荪又名“竹笙” 、“竹菌” 、“竹松” 、“竹萼” 、“竹笋菌“等,是我国名贵山珍,形态怡丽,清香袭人,在我国贵州、云南、福建、江苏、浙江、台湾、湖南、河南、河北都有分布,但以我国西南各省出产的最为名贵。除我国以外,在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也有发现。 早在公元544年我国就有关于竹荪的文字记载,我国人民对竹荪的认识,至少要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据分析:竹荪干品中,粗蛋白含量达18.49%,纯蛋白达13.82%,矿物质元素含量全面,其硫元素含量之高,几乎是其它菌类的7— — 15倍,还含有15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B 2和维生素C 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将竹荪作大补品列入上等宴席,川菜中的“竹荪烩鸡片“、闽菜中的“竹荪响螺汤” 、萼菜中的“竹荪鸡掌” 、桂菜中的“玻璃鸡片竹荪” 、黔菜中的“竹荪银耳” 、滇菜中的“竹荪汽锅鸡” 、京菜中的“氽竹荪云片” 等都是盛名于世的佳肴。在隆重的国宴上款待美国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等都用了竹荪名菜。 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能防治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肥胖病,把竹荪和糯米一起煮水饮服,有止咳、补气、止痛的功效,动物实验证明,每公斤体重投300毫克竹荪热水提取液对肉瘤180的抑制率可达60%,对艾氏瘤的抑制率可达70%,用于治疗白血病也有一定效果。贵州平坝县用红托竹荪治疗细菌性肠炎,收到较好疗效。 另外,云南傣族常将竹荪与肉同煮,将竹荪汤汁淋在鲜肉上或在吃剩的汤菜里放一支竹荪,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能保持3— — 4天不腐,还保持肉的鲜味,竹荪的防腐作用已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长期以来,竹荪只依靠天然采集,贷源紧缺,竹荪售价非常昂贵。据报到近年来全世界竹荪 的年产量都只在一吨左右,竹荪的生存已危在旦夕! 1973年,国内开始了人工栽培竹荪的研究,八十年代人工栽培竹荪获得突破性进展,贵州在八十年代未竹荪人工栽培进入了大面积推广阶段,真菌皇后— — 竹荪由原来的山间野外,翠竹林中来到了栽培者的前庭后院,栽培室中。 一、生物学特性 竹荪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科、竹荪属。这个属已发现的有11种,目前供人工栽培的主要有四种即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和棘托竹荪。 (一)形态特征:长裙竹荪子实体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高12——20cm,菌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