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鹏石墨坩埚相关知识 (一)石墨坩埚的材质种类 石墨坩埚的材质大体可分为人造石墨、石墨-粘土材质(clay bonded)和石墨-炭化硅材质(carbon bonede)。人造石墨坩埚是以石墨电极素材加工而成。 石墨-粘土材质坩埚,是以天然鳞片石墨(cry stal graphite)和粘土(clay )为主要成分。现在仅在铸铁、铸钢高温熔解和贵金属等少量熔解时使用。 石墨-炭化硅材质坩埚,是以天然鳞片石墨和炭化硅(silicon-carbide)为主要成分。在铜合金和铝合金等有色金属熔解的大部分都使用该材质的坩埚。在 1955 年,日本坩埚株式会社首次在日本开发、生产了石墨-炭化硅材质坩埚。该材质坩埚、与石墨-粘土材质比较,因具有优良的耐久性,逐渐被其代替。现在石墨-炭化硅材质坩埚的需求量已占整体的 97%左右。 (二)石墨坩埚的特性 石墨坩埚在原材料、制造等方面都采取了尽可能的手段,来满足在残酷条件下的使用。 主要特性列举如下: (1 )高热传导性:因使用了热传导性较高的石墨等原材料,缩短了熔解时间; (2 )耐热冲击性:耐热冲击性能强,对于急冷急热,不易破裂; (3 )高耐热性:耐火度高,可耐 1200~1600℃高温; (4 )抗浸蚀性:对抗熔汤的侵蚀性强; (5 )抗机械性冲击:具有一定的抗机械性冲击的强度(熔材的投入时等); (6 )抗氧化性:石墨在氧化气雾中的高温时容易氧化,因进行了防止氧化处理,氧化消耗较少; (7 )抗粘连性:因为石墨有不易与熔汤粘连的特性,熔汤的浸透和附粘少; (8 )金属污染非常少:因为没有混入污染熔汤的不纯物,金属污染极少; (9 )耐集渣剂(除渣剂)影响:有良好的耐集渣剂(除渣剂)影响性能。 (三)石墨坩埚形状及容量 在日本,1950 年公布的日本工业规格(JIS)中定义了有关坩埚的形状、容量。这是对粘土-石墨坩埚的JIS规定,对于石墨-炭化硅材质的坩埚,也是参照该规定进行制造生产的。 有关容量,用 JIS中所规定的『番』(#)来表示,定义1 番(1#)相当于熔解 1KG 黄铜的容量。由此可推算#300 的石墨坩埚熔铜约为300KG。按铝合金的比重差换算,同等石墨坩埚熔铝约为100KG。 形状根据用途,大致可分为: 1、标准型:外口径与高度之比约为0.7~0.8 比 1。容量有#8~#4500。 2、长型:比标准型更为细长型,外口径与高度的比例约为0.6~0.7 比 1。容量上有#15~#620。 3、碗型:外口径比较大,口径与高度的比例约为1:1。容量有#250~#5200。最大的可一次熔解铝合金...